第506章 哪吒传说

加入书签




薛楚媛和赵瑛一样,的确是一位饱学之士,只听她意味深长地说:

        “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道教护法神。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尊称为太子爷、三太子、善胜童子。

        这个传说主要记载源于元代宗教神话典籍《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神魔系列小说名著《封神演义》、《西游记》、《南游记》等多部古典文学作品。

        其实,托塔李天王家的三太子,最早传说来自古波斯和古印度教的神话,随着本土化的传教,唐末起就从古盛传至今,由佛教护法军神‘那咤’演变而成,记载早已在东晋朝代就有了。”

        几个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漏掉了某一个细节,只听她继续说:

        “哪吒的定型在于闹海屠龙的传说,以及降魔伏妖再成仙成圣等故事内容,他的出生奇异,一身神器,能变化三头六臂又或三头八臂;百邪不侵、免疫病毒瘟疫、专克摄魂夺魄的莲花化身。在中国各地成为世代相传家喻户晓的著名艺术形象;后期影响民间奉祀为保护神,并渐渐被道教所吸纳,将其遵崇供为中央祭坛的大罗天神,地位高贵鼎盛;神仙谱中被归类为‘忠武战神’之位,属于武神一系。”

        薛楚媛继续介绍说:“在民俗敬尊哪吒为救世护民的‘五营神将’之首,乃统领天兵天将的元帅之神,又被奉为‘太子元帅’、‘天帅领袖’和‘火轮天王’,常以娃娃或者少年儿童的模样登场,终成神话史上独特无双、神通广大的天庭童神。在儒释道三体合流相融的文化传承中,得享华人普遍崇拜与信仰。”

        这时候,敬七宝突然插话说:“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哪吒的神话故事,哪吒的故里也逐渐开始引人注目。许多地方都说是哪咤故里,这就更是备受争议了。

        现如今,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包括四川境内的江油市武都镇陈塘关、宜宾南广镇以及北方的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河南南阳市西峡县等。”

        唐成听到这里也开口说话了:“不过,虽说对哪吒故里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存有争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宜宾的确曾有‘陈塘关’这么一个地方。说宜宾是神话中的‘哪吒故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薛楚媛听了很感兴趣,看了唐成一眼问道:“是吗?能说清楚一点吗?”

        “在宜宾,哪吒闹海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是当地传说中的三江守护神,那里还流传着大量关于哪吒的故事、歌谣、戏文以及与之有关的风俗,不仅如此,还有很多附会神话的古迹。”唐成解释说:

        “《封神演义》中的陈塘关,据说就在宜宾南广镇附近,这里地处僰道,古时候是西南边陲各少数民族通往巴蜀的咽喉之地。如今在南广河边的峭壁上,还依稀可辨认出‘陈塘关’三个摩崖刻字,下方有古代庙宇的基石残迹。

        在南广河入长江口有一道石梁,露出水面长约一里,名叫龙脊石,据说就是哪吒在父亲李靖镇守陈塘关期间,将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剥皮抽筋斩杀后的骨骸所化。

        长江南岸有山势绵延,状如北斗名叫七星山,山中有一处金光洞,据说是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修炼之处所;江北还有一座观斗山,相传是太乙真人观星象之处;临岷江处有一座红色的岩峰,名叫灵鹫山,山中有个圆觉洞,相传是燃灯道人清修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