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脸皮不厚成功不了

加入书签


  等到范卫良在圈子里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旭日淀粉厂和鲁省另一家淀粉厂合作投标科迪速冻的采购合同。

  范卫良和闫俊知道后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以前自家淀粉厂就是个小厂子,科迪乳业随便漏点合同就满足了,但是现在不说生淀粉的产量,就是变性淀粉日产120吨了,  当然不会再满足之前的小合同了。

  也怪闫俊他们当时急功近利了,直接走了行政的关系和人家联系上的,生意人嘛,这样一搞总是有点走后门和强迫的感觉。

  科迪乳业的老总张海青总是敷衍闫俊,以前觉得是他年龄大辈分高,现在闫俊才明白,可能人家认为自己喜欢走捷径。

  作为佳运老总,不是说所有业务都交给销售经理他们,  有时候就得王对王,  虾对虾,所以,今天上午闫俊和范卫良带着苏芯给闫大海的高档茶叶去拜访了张海清。

  张海清这个人往前说10年往后说10年都是归德市明星企业家,哪怕2022年科迪破产他辞去了董事长职务,他也是归德的传奇人物。

  2011年科迪乳业集团刚获得由中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百强企业”荣誉称号,可见科迪现在的地位。

  而张海清,现在也就55岁,正是年富力强,人生最牛逼的时候,所以他对闫俊这样的小年轻的态度就不是那么平等了。

  给闫俊的第一印象就是霸气,说一不二,“闫小子怎么来了,听说大领导刚去了你们工厂,没想到你们实力很强呀。”

  闫俊明白他的意思,光凭投资上亿不应该能让大领导来站台,这是想试探自己而已。乐乐网毕竟没有上市,  不关注这一点的人很难知道闫俊还有乐乐网的股份。

  “哈哈,大领导来也是看在我们厂是咱豫东唯一一家淀粉厂而已。”

  等到闫俊把茶叶拿出来,  听到闫俊说的这茶叶难得,张海清手一摆,声音洪亮,“那正好,咱们尝尝。”

  好吧,闫俊也无语了,他把茶叶递给了张海清的秘书,小秘书一边泡茶,范卫良和张海清聊天,闫俊坐在沙发上听他们说话。

  每次来都是这样,不到吃饭的时候根本说不了正事,而这饭前一个小时,就是听张海清吹牛的时候。

  范卫良说张海清吹牛,闫俊嘴里也这样说,因为张海清说他们要在五年内做到上市,科迪乳业集团还要在接下来几年继续投入资金,准备建立科迪速冻、科迪面业、科迪便利连锁、科迪大磨坊食品等子公司,甚至还准备在全国建立10000家科迪直营超市。

  “闫俊,我听说你买下了乌沙镇面粉厂,呵,  巧了,科迪集团准备明年也投资面粉项目,咱们可成了竞争对手了。”

  闫俊眉头跳了跳,“张叔,我那就是小打小闹,总投资还没500万呢。”

  张海清摇摇头,“要做就得千万投资起步,小打小闹能成什么事?叔可不是怕竞争,面粉市场大的很,就看你能吃下多少。”

  闫俊哪有那么多钱去投资,但他也认可张海清说的话。

  这年头,搞实业真是多大的投资赚多大的钱,基本上好的话三四年就回本了。

  张海清继续滔滔不绝地给闫俊和张海清说起了他接下来的计划,很热血,很有感染力,但闫俊和范卫良不是他的员工,虽然嘴里不停地感叹张董事长厉害,但是范卫良心里想着这人真能吹。

  闫俊却是知道这不是他吹,这是他真做到的事。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多枝开花花不艳。

  科迪集团没有生产出占领市场的产品,反而是子公司太多,整个“科迪系”陆续呈现出经营困难、拖欠工资、资金紧张等问题。

  而张海清也因为虚报公司利润等很多问题也被迫辞去了董事长职务。

  科迪股票也成了上市即高峰的传奇,一直到退市,股票都没升上来。

  终于,半个多小时熬了过去,张海清站起来,“这个点了,走,咱们去食堂对付一口。”

  不管他脾气怎么样,但确实是地地道道的归德人,热情好客,不在他家吃了饭就不能走,当然,这不是因为闫俊和他是合作的关系,反而是闫俊归德人的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