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 羊城两日

加入书签


  下了火车,闫俊打量了一眼火车站,年前的大事件已经看不到一点踪迹了。

  随便坐了一辆公交车出站,车子走了一会,他就下来了,看路标是解放北路,找了家茶楼。

  早就听说粤省的早茶花样繁多,进去一看,好几十种,眼花缭乱,闫俊都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先来一份最有名的虾饺,肯定选超点了,再点干蒸烧卖和叉烧包、肠粉、凤爪,都选了特点。粥就要了艇仔粥,试试口味,怕喝不惯。

  他们这里还有点心,看着就食欲大增,这家茶楼里的点心一般是不用自己点的,里面会有点心推车,想吃什么直接去拿,然后带上单子盖上相应的章,最后直接一起结账就可以了。

  闫俊选了几种,七七八八的看着也是十多份了,空了一夜的肚子,好吧,这些也就刚吃好,要想吃饱估计得再来一轮。

  找了家报亭,买了份羊城地图,去网吧上网查查农贸批发市场位置,确定了在地图上标记好,查好公交路线图。

  不赶时间,闫俊准备坐着公交车溜达溜达,嗯,先找地方住下,明天再去小李老板介绍的客户那。

  他安排好宾馆,去了离着近的最大一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在白云区,江南农副产品市场。

  转了两三次公交车,沿途街道,真是宽,有一说一,干净整洁的很。

  对比一下闫俊所在的城市,虽然是三线,咋越看越觉得破呢?

  进了市场,人来人往很少热闹,每一间商户货物整理的整整齐齐,路面也没污水,很是干净。

  到了农副产品区,闫俊见到的最多的是卖各种粉的店。

  米粉最多,还有河粉配料、粉丝、猪肠粉、酸辣粉、粿条粉等等。

  闫俊要问的就是酸辣粉和粉丝的价格,算上运费和人工等,最低价格他也估算出来一个值。

  逛了一天,问了十几家,他们一听闫俊来意就直接拒绝了,闫俊想搭话人家都不理。

  中午了,有点饿,吃顿米粉,喝瓶水,下午接着问问。

  一天没成果。

  第二天去了别的批发市场,他找了一家看不起来不大的店进去问问。

  老板是粤省人,四十多岁,姓叶。店里现在人少,闫俊说明了来意后,有点感兴趣,让他进来喝茶聊聊。

  南方人爱喝茶,确实如此,闫俊逛的每个店都有茶具套装专门摆在一张茶桌上。

  喝茶的基本礼仪闫俊是略懂,叶老板倒茶的时候,他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敲三下,表达尊重。

  一套简单的喝茶流程,闫俊介绍了一下自己,拿出了他带来的粉条和粉丝样品。

  叶老板估计是喜欢有礼仪的小伙了,样品摆在桌子上半天没看,和闫俊聊起了中原省的风土人情。

  得知闫俊大学毕业后没出去打工,回了农村办起了小作坊,叶老板连连夸赞,有见识。

  “这几年,都来粤省打工,挣钱是多,可在这羊城扎根可不容易。我看,过几年打工的还不如你这样的一开始就在老家做生意。”

  “您说的有道理,打工、做生意都是条挣钱的路子,还是得看个人能力。”

  叶老板摇摇头,“在羊城,甚至在粤省,乃至全国,挣钱,还是得看投胎!”他看闫俊有点不解,哈哈大笑:“羊城随便拆迁一套房子给的钱就是普通人奋斗一辈子也挣不到。”

  闫俊不自然地笑了笑:“您说这话,我不抬杠,投胎确实是个技术活!”

  可能是店里一直没来客人吧,叶老板谈性很浓,偶尔一两句粤语都出来了,闫俊事情还没办,只好打起精神先聊聊天吧。

  半天,终于办正事了,叶老板拿起粉条和粉丝样品,抽出一些放到热水里,过了一会,他拿出来尝尝,点点头,“质量还可以,是这个味。”

  他沉吟一会,“想必你也跑了好多家了吧,为啥他们一听你来意就拒绝了,你知道吗?”

  看到闫俊摇摇头,他继续说:“现在这些货,不是知根知底的不敢接啊,光怕遇到了假货或者乱加东西的厂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