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风雨欲逼来-第2/2页

加入书签
    而在房间的另外面墙的长桌前,端坐着一位瘦小的老者,那个叫旺达的胡人奴仆坐在柱子间的勾栏下,背着个大竹筐,时不时咳嗽下。

    高岳取下油盖,褪去了蓑衣,开门的那位子弟捧着烛火,掀开了搁在刘晏那边的垂帘,高岳见那垂帘已敝旧不堪了,心念南衙的金吾子弟现在待遇和圣恩日隆的北衙神策诸子弟比起来,还真的有云泥之别。

    “高郎君,坐。”烛火照亮了刘晏丑陋又清矍的脸庞。

    高岳在他的对面坐下,烛火将他俩靠着的无窗户的墙壁照亮了半圈,两人的影子斜斜地拉长,贴在那里。

    刘晏笑笑,将身前的卷轴掩上,高岳定睛一瞧,正是自己所撰之。

    “一年之间,高郎君的才学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了。”刘晏接着对高岳,很认真地说,“我还希望见到这部书的续集——可以说,高郎君来年登第是十拿九稳。”

    “不知刘吏尚此话怎说?”高岳呼吸不由得紧张起来,他不知道刘晏说的“十拿九稳”是什么意思。

    “潘炎被你的行卷征服了,崔宽是这样,我女儿是这样,我怕假如圣主天子看了高郎君你的行卷,也会被内里的故事折服。小品文其实不下诗赋,更是兼具史才、诗笔与议论——进士科当中,甲赋、律诗突显的是诗笔,策问展现的是史才,可叙事议论却无对应的文体,而这小品传奇却可见之,足以让人耳目一新,高郎君你在行卷上确实选了条最好的路,让你能另辟蹊径,超越那些诗赋名手,从而名动京华。”刘晏娓娓说完,接着站起来,墙壁上的影子顿时晃了下,“可我掌的是吏部三铨,高郎君哪怕是登第高中,也应该知道,我唐进士想要真正释褐起家,还得通过吏部的关试。”

    高岳回说自己清楚。

    刘晏背对着他点点头,“郎君又知关试考得是什么?”

    “试判文两道。”高岳静静地说到。

    “没错。”这时刘晏笑嘻嘻地转过脸来,接着表情突然凝住,“这些关节,那红芍小亭的白狐精应该都告诉过你,是老朽多虑了,对不对?”

    墙壁上高岳的投影,此刻不由自主地抖动了下!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