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水三千

加入书签


弱水一词并不陌生,很多人都喜欢一句话。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认为它是爱河情海里,痴男怨女的爱情箴言,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

 实则不然,这不过是一句佛经罢了。

 原意是提醒人们不要迷失于繁华世界,不要被太多的东西分心,只要抓住一样,用心对待即可。

 只是,这句话到了曹雪芹笔下才成了爱情的象征。

 到了现代更为众多青年男女推崇备至。

 记载有弱水的典籍很多。

 《海内十洲记》中有: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阔一万五千里,弱水四绕,弱水之上万物不生,鸿毛不浮,飞鸟难渡,弱水之下为深沼,可见地蟒,谓之有去无生之地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

 弱水在西海中央的凤麟洲畔,极其难寻。

 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万物不生之死水,下层是深不见底的沼泽,沼泽内生活着一种名为地蟒的怪兽,去到哪里的人都是十死无生。

 《尚书·禹贡》也曾有“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等类句子。

 《今古文注释》中更是有“弱水出张掖”的描述。

 苏东坡也有诗云: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还有传言说,昆仑之丘,其下亦有弱水……

 不过,沧海桑田,天地早已非原来样貌,我们又该去往哪里寻找弱水,寻找仙泪玉髓?

 我看着五爪金龙问:“老二,如果找到弱水,你敢下去吗?”

 这货难得没有夸夸其谈,脑袋摇成了拨浪鼓:“那种鹅毛不浮,芦花沉底的鬼地方,我才不会去,我又不傻。”

 这时,这些天一直状态低迷,寡言少语的麒麟忽然提出了另外的问题。

 “如果仙泪玉髓当真在弱水之下不可取,那流传于世的那些又是怎么来的?或许有什么法子可以将其取出。”

 麒麟说这些话的时候,目光一直在李迪身上。

 李迪点了点头,接着说出了她的见解:“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天地变迁后,必定有些弱水干涸了,世上的那些玉髓,大抵就是来自干枯了的弱水之地。”

 “弱水难寻,干枯了的弱水之地更不好找,我们要到哪里去找呢?”

 李迪白了我一眼:“你啊,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还是个死脑筋,咱们为什么非要自己去找呢,就不能从别的方面入手?”

 “别的方面?”我猜不透李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听这话,她应该是有了主意。

 “我们可以去买啊!”

 李迪见我始终不开窍,气笑了。

 “这么贵重的东西,谁会卖?”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主意呢。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我们觉得这东西是宝贝,说不定还有人拿它当块普通玉石呢?”

 理是这么个理,可天下真有这么不识宝的人?

 我还是觉得不太可行。

 不过,五爪金龙听了李迪的话,眼珠一转,拍着手道:“丫头说的有几分道理,只是我们该去哪里买?”

 “鬼市!”

 又是鬼市……

 第二天一早,我和李迪,五爪金龙,麒麟,还有李迪的师叔,坐上了去林州的火车。

 去鬼市的主意是李迪的师叔出的,李迪只不过是转达了一下而已。

 “前辈,天下鬼市多如牛毛,为什么咱们,偏偏要去林州那个不起眼的地方?”我还是觉得这事有点不可思议。

 李迪是师叔拈须一笑:“天下鬼市虽多,却就数林州城鬼市最为古老,规模最大,各路修行之人跟鬼最多。早年间,那里被称为鬼乡,后来去了一个州判,才变成了鬼市……”

 火车上无所事事,且又时间充裕,李迪的师叔便给我们讲起了林州鬼市的故事。

 说的是清代咸丰年间。

 有个叫石秀芝的学子,少年勤奋,中了进士,被选为林州州判。

 临行前一晚,他的一个同窗好友急匆匆赶到他家,告诉他:“林州城万万不可去,那里历任州判到任后,不出半月必死,现如今,那个地方已经十余年没有当官的敢去了。”

 石秀芝很是不解,问道:“为何去做官就会丢性命?难道是那里的民风彪悍,乡民们敢杀官员?”

 好友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民又怎么敢弑杀官员?他们都是被鬼害死的。”

 石秀芝听后不以为然:“你我读的是圣贤之书,习的是孔孟之道,一身正气浩然天地,岂可惧怕几只小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