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把人工智能装到汽车上

加入书签


下方,粒子推进器的功率不断提升着。

圆环已经耀眼无比,后方的粒子喷流足足有一米长,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试车台反馈的推力数据,也走了一条夸张的增长曲线。

“一千牛顿了!”

“十千牛了!”

“一百千牛!”

康宁激动的报着推力数据。

而试车台,也发出了令人牙酸的金属撞击声,巨大的反推力,让试车台都有些形变。

二楼观察室内的叶荣明等人,心脏也提到了嗓子眼儿。

“全功率!”

康宁一声大吼,传感器显示,粒子推进器的功率已经达到了最高。

“推力多少?”李炳轩冲到话筒前,大声问道。

康宁扫了一眼数据,浑身颤抖,扯着嗓子喊道:“四百九十二千牛,接近五百了!”

“五百千牛!”

李炳轩呆住了。

现场一片失声。

叶荣明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那耀眼的光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下方康宁惊讶之余,连忙问道:“要关闭吗?”

五百千牛的推力,简直是逆天,因为现阶段最强的航发,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千牛。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mimiread.com 安卓苹果均可。】

像WS15,也才一百八十多千牛。

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粒子推进器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眼前这么一个大圆环,也就三百多公斤重。

可航发呢,WS15接近两吨重,足足是粒子推进器的六倍。

但是粒子推进器的推力,却反超WS15,是WS15的两倍多。

周扬道:“不用关闭,继续测试。”

周扬要试验粒子推进器的耐用性。

理论上,粒子推进器比航空发动机更耐用,因为航空发动机做功就是燃烧燃油,做功时候的爆焰,不免要对发动机叶片照成损伤,哪怕再耐磨也不行,所以才有发动机寿命一说。

可粒子推进器不一样,他的推力来源是电离子,而这玩意儿相当于物理现象,不断喷出,对于推进器本身并没有太大损耗。

唯一的损耗件,就是圆环内部的机构,而这些机构在蒙皮金属的包裹下,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粒子推进器的使用寿命应该更长,就像家用电器一样,达到数年,深知十数年。

而且内部关键元件一旦损坏,还可以更换。

“好的。”

康宁点点头,看着面前的试车台,他倒不担心推进器会出问题,就怕试车台扛不住。

毕竟眼前这试车台,是为了测试WS15建造的,虽然有巨大富余量,但五百千牛的推力,长时间的话,康宁还真怕出问题。

周扬也看出试车台不一定承受得住,又加了一句:“试车台要是出现问题,就立刻停下。”

“周先生,我们成功了。”

李炳轩激动的说道。

叶荣明和徐晨两人,也是激动不已。

尤其是李炳轩,他当初离开西飞的时候,就发誓要造出比WS15更强的发动机,如今,他终于成功了。

周扬还是一样的平静,道:“如今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改进,一是推进性能的提升,二就是小型化和大型化的改造。”

这么大的推进器,可装不上机甲。

三人用力点点头,反正周扬说怎么研究,他们就怎么研究。

“对了,我会让伏羲接入我们研究所,到时候你们做设计,也可以让伏羲进行辅助,他的能力,绝对超出你们的想象。”周扬又道。

伏羲肯定是要搬家的,智慧城市会优先建造伏羲的存储中心,然后搬迁,不可能一直放在百度大楼里。

不过现在伏羲接入外网,也可以正式开始使用了。

周扬一开始的设想,就是让伏羲帮助进行设计和数据计算工作,在这方面,人工智能拥有巨大的优势。

“人工智能接入,呵呵,老头子活了一辈子,没想到临了了,竟然都用上人工智能了。”徐晨感慨道。

周扬笑道:“徐老,您不光会用上人工智能,要不了几年,说不定我们宇宙战舰都上天了呢。”

徐晨摇头,道:“不敢想,哪那么容易。”

周扬也不再说什么,他有理由相信,系统绝对会给出宇宙战舰的技术资料。

“那你们继续,我先走了。”

周扬带着李子瑜离开。

李子瑜道:“周先生,这边的情况要不要跟上面汇报一下。”

周扬想了想道:“暂时就别汇报了吧,反正还是试验阶段,什么时候拿出成品来,什么时候再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