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遇事不决还是得轰!-第2/2页

加入书签
如果说领域前端和普通民众认知是两位运动员的话,20年前的情景差不多是领域前端领先15米。

而现在你猜猜是什么情况?

普通认知已经快被套半圈了你敢信?

这就是物理或者说科学的无穷魅力,前端的论证程度已经到了普通人很难想的地步。

总而言之。

如果说冰棺后有某种特殊的手段能运用到真空零点能,那么阻隔带能量的次级来源就完全说得通了。

几分钟后,曾谷成思索完毕,脸带叹服的说道:

“不愧是潘院士.......”

比起棺材里的小女孩是个化神之上的超级大佬的可能性,潘院士的猜测明显在理论方面是更贴合实际的。

而如果氦化亚铁是通过真空零点能获取的能量,也就说明冰棺之中存在着......

真空!

这又是一个能让薛定谔、狄拉克、卡西米尔掀起棺材板的发现.....

还是那句话。

大莫界有许多‘黑箱’,面对很多常理无法解释的概念时,完全可以大胆的假设再去论证。

视线再回归密室。

将张慕的猜测和潘建伟院士的一结合,冰棺的阻隔带运行模式是差不多是这样的:

无数氦化亚铁微晶体以六边形基态游离在冰棺周围,形成了一个超强的阻隔带。

加之其后真空的特性,中微子恐怕都难以将其穿透——实际上穿透了也没啥用,中微子通讯目前的捕捉率才千万分之三呢。

而每次有物质意图通过这片阻隔带,这些微晶体就会形成一道晶体墙,然后分解成二聚氦,以此升华表面能。

剩下的亚铁离子则继续游离,在真空零点能的作用下再次生成的氦化亚铁微晶体。

分解后的微晶体空缺则由后续的微晶体挡上。

这种微晶体的数量很多,两米的范围内恐怕不下几百万兆——原子极其微小,一根大头针的针头就可以容纳五万亿个氢原子,并且每个氢原子中都包含四个粒子,也就是一个电子,以及一个中子包含的三个夸克。

一万根针头就是五万兆的氢原子,而一万根针头也才三个108键的键盘那般大小。

所以阻隔带有几百万兆的微晶体数量并不夸张,两个字,严谨。

这里再提一个冷知识:

宇宙中的粒子总数为3.28×10^80个,大约三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个。

同时尽管粒子总数庞大,但仍不足以填满整个宇宙,因为平均每立方米的宇宙空间仅有一个粒子。

在判断出冰棺中存在某种真空区域后,张亚青举起了手,问道:

“曾院士,陆教授,既然目前有比较大的可能性确定是氦化亚铁的能量来自真空零点能,那么咱们该怎么破开这道气体...或桌说微晶体阻隔带呢?”

无论是氦化亚铁的发现还是疑似真空零点能的存在,都属于原理上的分析。

想要成功的将气体阻隔墙打破,还需要更为实际的操作手段才行。

密室内。

陆朝阳闻言和曾谷成对视了一眼,两位物理专家及有默契的相识一笑:

“当然还是轰它了!”

张亚青and魏凡:

“?”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