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瘴气

加入书签


  傅肜、冯习、辅匡、赵融,这四个人的勇悍都远远在谭雄史迹两人之上。

  任意拎出来一个,再带着这么多人都能把谭雄史迹给打趴下。现在四个人一起出动,谭雄史迹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欲哭无泪”。

  他们两个出战之前还在说着不想遇到赵云、李遗两个人的事情。结果现在赵云、李遗两人就在不远处掠阵,上来的四个人都能把他们给解决掉。

  冯习与赵融最终各自斩杀谭雄、史迹,拿下了斩将之功。

  江东军被的突然而来的伏击给打得晕头转向,在两员主将战死之后,就更没有了抵抗能力。

  但还是有少数没有及时渡河的江东军士卒,可以及时跑回到公安去报信的。

  也有一些漏网之鱼会跑到益阳去找全柔报信。

  但是这两地的将领们知道消息之后,等反应过来再出兵,至少也是几天以后的事情了。恐怕也不能影响赵云南下零陵郡了。

  而且赵云还有疑兵之计。

  赵云以冯习、赵融二人各自领兵二千人,一个大张旗鼓地往北去公安附近吓唬姚泰、夏恂,一个也是声威浩大地往东去益阳附近吓唬全柔。

  有黄权带着孟达的步军和杜路、刘宁的水军牵制住孙权的主力,全柔还要顾忌身后湘水防线的安危。

  赵云断定他们不敢轻易出兵。

  只要拖上几日,等夺回零陵郡之后,再安排人手开始扫平武陵、零陵两郡下属的各个县城就能更轻松。

  除此之外,赵云还有另一个需要优先南下的理由。

  “南方多瘴气,尤其是到了三月四月的时候。”

  “现在已经到正月了,如果不能及时夺回零陵郡,就只能等到五月之后。到时候盛暑天气南征,军心士气又会受到影响!”

  李遗早就听过瘴气这个词语了,这次正好可以问一下赵云具体情况。

  “师父,你们老说这个瘴气瘴气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赵云解释道:“瘴与疟分作两名,其实一致,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岭南率称为瘴,江北总号为疟,此由方言不同,非是别有异病。”

  “江南所说的瘴气,在江北被称作疟疾。”

  “另外,在西川再往西有高原,就是你当初跟李正方一起打过的牦牛王部落所在的地方。”

  “我们的人若是上了高原,很多都会中烟瘴之毒,昏迷不醒、呕吐腹泻,有些人会痛苦而死。”

  “益州的南中地带,瘴气就非常厉害。零陵郡已经很是湿热了,等到三四月间瘴气一起,在山中作战可是很吃亏的!”

  李遗一想,这高原的烟瘴,听着不就是高原反应吗?

  而南中和零陵山区的瘴气,听着瘴气疟疾啊。

  普通人上了高原会有高原反应,而当初牦牛王等人下高原之后也会有醉氧反应。

  地势不同而已。

  赵云听到这个解释,觉得有点儿道理。

  当初李遗借着牦牛王的族人们醉氧反应最剧烈的时候,趁机一战而胜,赵云可是听过的。

  李遗说道:“师父,当初牦牛王等人一下高原就纷纷头晕目眩,昏昏欲睡。他们若是也把这个给说成是烟瘴,也是能说得通的吧?”

  赵云想了想:“这说的有道理。我们若是猛然登上极高的山,或者突然下到极深的洞穴中,也会觉得呼吸不畅。”

  “我听说曹操手下人挖坟掘墓的时候,就有人因为抢着下地宫而晕厥、死亡的事情。但是打开地宫等上一会儿再下去就没事了。”

  李遗说道:“我们呼吸的都是‘气’,这些地方气不能流通,所以才会让人不舒服。”

  而疟疾,那不就是蚊虫传播的一种疾病吗?

  春夏季节,蚊虫成团飞舞,看着真就跟一股子“妖气”似的。

  李遗说道:“荆南也有所谓的瘴气,但是沙摩柯等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南中也多有人聚居。”

  “他们为何就没有问题?”

  这些人可是生活在山林里面的,为什么不怕蚊虫叮咬呢?

  赵云说道:“先南下吧,等见到沙摩柯,你仔细问问情况。”

  李遗现在能想到的,就是讲究卫生,尽量住在干燥的地方,勤通风、勤洗澡,还有用药物驱蚊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