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申耽要投降

加入书签


  西城名字的由来,源自当年的秦楚争霸。因为处于当时楚国的西部边境而得名。

  而上庸的名字,则是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庸国。

  上庸城所在处,就是古庸国的都城。

  根据邓辅的讲解,堵水的上游有两条分支,在流出大巴山之后汇聚在一起流向汉水。

  上庸城就在这两条分支的合流处。

  申耽为了阻止曹军派兵马进入自己的地盘,就在堵水和汉水交汇处的下游的郧关驻扎了不少兵马。

  但是现在若要对付刘封、李遗的大军,郧关就帮不上忙了,因为大军会在到达郧关之前就转入堵水。

  刘封问李遗道:“你觉得申耽申仪会不会把郧关的守军撤出来,全部移防到堵水与汉水交汇处?”

  李遗说道:“按道理来说,他们不但应该在交汇处布防,还要陈设重兵才行。”

  “但是若是只在两岸驻扎人马,不能在水中设置障碍的话,那也挡不住我们的船只啊。”

  刘封笑道:“仓促之下,申耽申仪恐怕没时间用石头重新建起一座关卡来!”

  路上,船只经过一个叫做钖县的地方,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很明显,城中的百姓也都被申耽申仪给搬空了。

  这也可以看出来申耽申仪两人要集中兵力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决战的想法。

  过了钖县,没多远就是堵水汇入汉水的交汇处。

  刘封拿出望远镜看了看,笑着说:“这申仪还真是个人才啊,竟然真的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在这两水交汇处硬是搭建了一座雄关出来!”

  李遗接过望远镜一看,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们从降兵那里得知了申耽申仪的相貌特征,眼下两水交汇处那临时搭建的关卡上,站立的正是申仪。

  申仪没多久就看见了刘封、李遗的船队。

  他站在关卡上用手指着两人大笑道:“你们自以为有数千大军就能夺取我的西城郡,还要再来夺上庸郡,现在如何?”

  “有我脚下这座雄关,我看你们只能无功而返了!”

  刘封、李遗对视一眼,都是哭笑不得。

  这申仪怕不是个傻子吧?

  申仪大声说道:“你们这么多人马要快速推进,粮草恐怕不多吧?”

  “眼下你们顿兵关外,有本事就来一决雌雄!”

  刚说完话,申仪就又瞪大了眼睛,呆若木鸡。

  他看到对面的李遗点起了一支火把,丢到了身边的一架简易木筏上。

  木筏上已经堆满了柴草。

  有望远镜在,他们就可以提前发现敌军,提前根据对方的布置进行准备了。

  申仪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这里搭建一座关卡,就只能用木头。

  眼下正值盛夏,用火攻正当其时!

  一只只木筏,满载着起火的柴草,顺流而下,直奔申仪。

  申仪赶紧带着人从关卡上撤下来,要逃往南边的上庸城。

  他手下有两三千人马,都是乱哄哄地跟着逃。

  没跑出多远,一队敌军拦在了眼前。

  申仪抬头就看见邓辅,正带着千余士卒挡住了去路。

  “申太守,早早归降,免受刀兵之祸!”

  申仪挥手招呼手下:“大伙儿一起上,咱们人比他多,还能怕了他?”

  但是双方一交战,申仪就看清楚了局势,他扭头就往另一个方向跑。

  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些士卒肯定不是邓辅手下人的对手。

  另一面,刘封、李遗等大火烧毁木制关卡之后,坐着船转过弯来,装上邓辅等人和俘虏,再次沿着堵水往上庸城进发。

  申仪虽然带着几个人溜掉了,但肯定会逃往上庸城的。

  等刘封、李遗等人赶到上庸城下时才知道,孟达已经带着人马赶到了上庸城的东面。

  刘封、李遗虽说是走水路,要便捷的多,但是一来路程远,二来还要在西城和堵水与汉水交汇处耽搁。

  而孟达带着四千兵马沿着山中小路,从宜都就近越过房陵郡,就可以直接出现在上庸城下。

  蒯祺不但没有阻拦,还沿路提供粮草和攻城器械,孟达只要闷着头赶路就行了。

  上庸城此时已经聚集了上庸郡所有的百姓和兵马。

  申耽申仪手下在被邓辅击溃一部分之后,还有着六七千人马,还有城池之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