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过度解读

加入书签


  昨晚上映的《燃烧》,今早起来Naver一下就能搜索到。

  赵明诚对票房不太关注,他比较在意观众的反馈。

  有很多熬夜的观众,昨晚就在Naver评论《燃烧》。

  《燃烧》Naver评分8.97,Naver上的评分,要比IMDB上要高出很多。

  《夜行记》IMDB评分8.2,Naver评分8.95,相差很多。

  1659人参与打分,男性观众评分9.12,女性观众评分8.71。

  赵明诚的电影,女观众都不太喜欢,他电影里的主角,都是男性角色,女演员大部分都是工具人。

  他移动鼠标,看观众对《燃烧》的评论。

  “不知道是宗教还是幻想,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

  “着迷的电影,看了两遍,氛围、演出、故事都很满意!”

  “好厉害啊!哈哈哈…!被骗了,哈哈哈…!!!”

  赵明诚有些疑惑,这个观众被骗什么?

  “演技让人起鸡皮疙瘩,恨崔这个角色,牙根痒痒…!!!”

  “值得一看,哈哈哈…!!!”

  韩国观众总爱评论哈哈哈。

  “很有趣,很可怕!”

  一个观众看明白了?

  “被导演骗了,被欺骗了!!!”

  “不管是什么,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

  评论大部分都是正面的。

  也有反面的。

  “导演故弄玄虚,教会根本不是这样。”

  “就为了拍**吗?导演很好色吧?”

  “拍的真差劲,拿危机开玩笑!”

  赵明诚在卧室书房看Naver影评,沈大姐抱着虎头走来走去。

  “《燃烧》的政治隐喻!”

  赵明诚被这条影评吸引。

  “崔成勋在隐喻北边的金将军,教堂就是整个北边,教会成员麻木的眼神,还有行尸走肉般的身体,就是被精神控制,北边也有选妃,导演通过选**,暗示北边选妃。”

  “处女之血,被阳光照耀,这就是太阳的象征,日,就是北边的将军,太阳爆炸就是北边正在制造的原子弹。”

  赵明诚真没有这种隐喻,这篇影评属于过度解读。

  不过他过度解读,还真和《燃烧》能对应上。

  还有更加过分的解读。

  他们说赵明诚安排主角名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尹正男、崔成勋。

  一个正,就是正日。

  一个成,就是日成。

  观众说这绝对不是巧合,肯定是赵明诚有意安排的。

  还有观众解读。

  他们说《燃烧》中的尹正男象征韩国。

  崔成勋象征北边。

  尹正男最开始工作的大楼是方形的,崔成勋在的教会是圆形的。

  象征着天圆地方。

  地图上北边在上面,韩国地图在下面,北边在上面象征着天圆,韩国象征着地方。

  尹正男行事性格都像韩国发展规划,而崔成勋的性格还有做事风格,象征着北边。

  教会和金融都是一个幌子,他真正拍的是政治。

  这纯属过度解读,这种过度解读非常有市场,影评下面有上百条留言。

  赵明诚肯定没有这个意思,他是导演,他都不知道。

  观众和影评人居然比他这个导演还清楚?

  再被他们过度解读,被北边的金将军发现,再派人暗杀他。

  赵明诚必须要出面解释下,保命要紧。

  他在想,拍个电影至于吗?

  这么过度解读?

  他现在不止闯祸,他有性命之忧。

  电影振兴委员会票房统计出来,首日观影26305人次,成绩还可以,不算爆,和预计差不多。

  这次《燃烧》上映,观影人次预测还是100万。

  虽然宗教有争议,但是赵明诚名气比原来大一些,能吸引一部分观众。

  沈大姐刚喂完虎头,小家伙早晨起来就要吃奶。

  沈大姐身材恢复很好,气色比没生孩子之前还好,可能是被赵明诚滋润的,她现在没有烦心事。

  虎头有沈母和她两个人照顾,不必为钱财发愁,也没有房贷要还,从怀孕到现在,一直和自己母亲住一起,也没有受太大气。

  就偶尔和赵明诚生气。

  “观众反响怎么样?”

  他靠在椅子上,点上一根烟:

  “这帮家伙!太能解读,我现在有性命之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