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高平未来一席谈(二)

加入书签


    王永梁见林光远听了进去,就继续说D县城的路要修,就要修好,一次性投资,多年受益,不能照现在两车道的样子重修,最起码修成四车道的,最好修成六车道的,那样三十年都不落后。这就要求城建规划要跟上,要有前瞻性,不能光看到眼睫毛底下这一点地方。”

    “另外,还要争取早日修铁路和高速公路,当然,林叔你只是县高官,这是市高官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过,你可以大声呼吁啊,要是不然,咱们鲁西八辈子也跟不上鲁东。”

    “第三就是能源等基础设施问题。现在高平的电力严重不足,光老百姓照明都不够用,更别说工业用电了。没电,谁来你这里投资?还有就是通讯、工业用水等。”

    林光远见永梁说完,问道:“永梁,你说的这些可是都要花大钱啊?咱们县的底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就是个吃饭的财政,哪里还有钱去弄这些啊?”

    永梁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见林光远问,连忙答道:“高平就像一个疾病缠身的病人,沉疴下猛药,乱世用重典。再小打小闹,小修小补不行了,必须加大前进步伐。要解决你刚才说的这个问题,其实不难,首先依靠咱们县的财力根本不可能,那怎么办?林叔,你可听说过一句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啊。所以,得跑部钱进。”

    “跑步前进?”林光远问。

    永梁说:“不是那个跑步前进,是这个跑部钱进。”永梁把“跑部钱进”四个字写在纸上,让林光远看。

    “有理,有理。”林光远看到这四个字,沉思着道。

    “第二,光依靠上边也不行,咱们还得自筹一部分,这样可以看到我们的决心和诚意。财政挤一部分,企业捐一部分,实在不行,号召个人捐一部分。总之大家勒紧裤腰带,紧上一两年,等路修好了,引来了外资,日子就会好了。否则,永远是恶性循环。”

    “第三,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了,我建议除了把县城的路修好以外,可以建一个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林光远问道。

    “是。县里拿出一些地来,把路修好,把水、电、通讯线路都通上,地面该硬化的硬化,有这些硬件条件摆在这里,我不信引不来外资。县里的新建企业都可以集中在这里。”

    “好啊。要想富,先修路,工业园区,这二个点子真是太好了,对了,还有跑部钱进。”林光远听永梁说到这里,思路大开,激动地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地走着,恨不得立即实施。

    转了一圈,他站住身形,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永梁说道:“怪不得王祥穗那个小妮子那么夸奖你呢,见了面就显摆,得瑟的不行,还真是不错啊,有见识,有水平。”

    “林叔,别夸了,我那事你到底答不答应啊?咱可别光说好话,不办事啊。”永梁连忙打断林光远的溢美之词。

    “你那个点子不行。”林光远重新坐了下来,看着永梁说道:“永梁,你刚才说的主要是硬件,高平县的发展软件也要跟上。高平县还没有一家像样的酒店,也没有一家像样的旅馆,下一步我们要大招商,外来人员会越来越多,服务设施上不去也是一个大硬伤。”

    “对呀,林叔,我这不就解决你的这个服务设施问题吗?”

    “也对也不对。你刚才说了,我们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光看眼睫毛跟前这点事,所以,你的想法格局太小了。”林光远进一步解释道。

    “林叔,那你的意思是?”永梁似乎抓到了林光远的真实想法。

    “县里出地,你出资,建一个更大更高档的酒店怎么样?”林光远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林叔,这算我求你办事,还是你求我办事啊?你这引资都引到我头上了。”永梁道。

    “哈哈,算我求你。作为补偿,我可以让你承包县直的任何一家企业怎么样?”

    “一家不行,三家。”

    “二家,不能再多了。”

    “好吧。我要承包电厂和农机厂。”永梁说道。他要承包农机厂,是为了自己以后发展农用三轮车、电动小汽车。承包电厂却是为了什么也不做。

    什么也不做?对,就是什么也不做。王永梁借这个机会把电厂拿到手里,就是为了限制它的畸形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