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交接中的猫腻(二)

加入书签


    赵兰又安排祥文陪着杨建军去银行取钱,好给工人发工资。

    永梁见赵兰安排得井井有条,也就不再操心,拿起账本看了起来。永梁前世就是一名税务人员,对账簿当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别说现在的“收付记账法”,就是后来的“借贷记账法”他都可称上半个专家。

    食品厂会计姓云,叫云登歧,四十五六岁年纪,皮肤黝黑,身材敦实,一笑两眼眯成一条缝,看面相是一个忠厚老实之人。见永梁拿过成本费用账,专门查看大宗开支,心里一惊,但面上并不显露。

    永梁看过账簿,把大宗开支发生的时间、金额以及记账凭证号悉数记入脑海,然后放下账簿,开始翻看凭证。看了一会儿,心中已是有数。

    他已经看出来姚立新贪污的证据了。

    食品厂在姚立新接手之前并没有生产饼干,而是生产月饼点心、酱菜之类,他接手后从水北市食品机械厂进了一条饼干生产钱,账面记载的价格是十六万多元,而记账凭证却是假的。因为记账凭证所附发票应是三联单中的第二联,却只是正面复写,后面却没有复写痕迹。也就是说,三联单必须在一、二联和二、二联间都夹上复写纸,这样一次性复写,保证了三联一致。如果第二联后面没有复写痕迹,只能说明,这张发票所载金额和一、三联不符。作为查账老手,这种小伎俩肯定逃不过永梁的眼睛。

    要揭露此事很容易,跑一趟水北市食品机械厂,查一下当时收到南寺食品厂多少货款就一清二楚了,根本容不得姚立新狡辩。

    揭不揭呢?按理当揭!永梁对这类贪污公共财物的人非常痛恨,这些人利用职务之便,就像寄生虫一样,附在国家的肌体上,贪婪地吸食鲜血,久而久之,再健壮的身躯也会得病甚至倒下。古往今来,这样的硕鼠、寄生虫太多了,久禁不止啊。

    但此时揭开时机却是不对,他刚接手食品厂,别人会怎么看?那些隐藏在暗影里的受益者会不会伺机反扑?如果那样的话,就影响到自己的创业大计,得不偿失。

    揭是当揭,但需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这个账簿凭证,一旦有失,则皆成泡影。张书记让把账簿封存在乡镇企业办,安全性太差,根本不保险。永梁思谋良久,心中已有定计。

    王永梁对付强说道:“付主任,云会计的账记得很不错,一看就知道这是老会计,但有两条我得提出来。一是这二年没有提固定资产折旧,造成亏损额减少,对以后计算我的承包收益有影响,我建议提出来,重新调整利润额;二是应收款三万多元,应付款五万多元,这个数太大,如果账簿封存,这些凭证就不能留厂里了,如果收上来欠账或者还款时,没有凭证怎么可以呢?公社是不是把这二项全接过去?”

    付强听完,沉吟道:“是啊,怎么没考虑这个事呢?折旧的事好办,按账务制度来就是了,只是这应收和应付两项差额二万多元,公社怕是不会接。要不,我再请示一下张书记?”

    永梁说道:“行,你请示一下也好。”

    付强转身出去回公社请示去了。

    不到半小时,付强回来了,把永梁叫到一边说:“永梁,张书记不接那些应收应付的账款,其差额用以后上交公社的利润顶,账也暂时放到食品厂,等把这些手尾处理干净再行封存。只是,这个云会计不是公社的工作人员,是李书记的亲戚,刚才悄悄跟我说,让我跟你求个情,让他先在厂里干着,你看行吗?”

    “行。反正我现在也缺人,就让他继续当会计吧。不过,你请转告李书记,云会计要是不按规矩来,我可不会看他的面子。”永梁想了想,觉得云会计显然是知情人,就是不知其陷多深,暂时留用也无妨,弄不好还是一枚自己用得着的棋子呢,于是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

    ……

    交接完毕,已是下午二点多了。送走付强等人,永梁返回了办公室,这个办公室是姚立新用过的,还别说,这个姚立新还是很有情调的,布置得很舒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