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调研(四)

加入书签


    ;第三十一章调研(四)

    张全强一见张文燕的架式,是想马上听汇报,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就把求援的目光看向了马学祥。

    马学祥和张全强过去曾经共过事,平时私交也不错,这个忙当然要帮,他对张文燕说道:“张市长,县委县政府两个班子的其他同志听说市长来了,都想来听您的指示,让同志们空盼望一场也不好吧,您看?”

    马学祥这话说得就很高明了,不愧是秘书长,既捧了张文燕,也隐晦地提醒她应该扩大一下范围。

    张文燕一琢磨,自己是太急了点。要推动长辉县的蔬菜种植,还需要两个班子的密切配合,尤其是宣传部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不在场的确不好。

    想到这里,她把已经打开的笔记本合上,说道:“那好,听地主的安排吧,先吃饭。”

    马学祥、张全强、陈保国干笑了两声,陪着张文燕下楼,众人各自上了车,向县委招待所驶去。

    到了招待所,张文燕、马学祥在张全强的陪同下,向包厢走去,而陈保国落在后面,悄声对永梁说道:“王科长,刚才人多,没跟你打招呼,请原谅啊。”

    “陈县长,不必客气。”永梁说道。

    “王科长,早就想去拜访张市长和你,一来市长刚上任,怕是没有时间接见;二来,这几天县里也特忙,这不想着明天跟你联系,看市长能不能安排出时间来听我汇报工作。”陈保国解释道。

    作为行政主官,张文燕正是他的顶头上司,自己没有第一时间联系去汇报工作,这本身就是政治上的失分。他如此跟永梁解释一番,也是想尽量弥补自己的过失。

    他没有第一时间去汇报工作,倒不是因为听说朱之林有想看张文燕笑话的意思,那是神仙打架,不是他可以参与的,而是因为他自己琢磨的“凡事慢一拍”的官场哲学。

    他是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根据经验,新领导上任,凑得过于早了,不是什么好事,凡事慢一拍,看看动静再说,当然也不能过于晚,随大流就行。等把事情全看明白了,再积极行动,该贴的贴,该靠的靠,这才是最高明的。

    没想到张文燕调研的第一站就选在了长辉,而且还在接近下班时间来听汇报,他心里没底,不知道市长今天看到了什么?或者是想拿他来立威?

    永梁是她从省委宣传部带来的秘书,不用说,这是亲信啊,看看能不能从他这里得到点什么有用的消息。

    所以,陈保国有意识地落在后面,就是想从永梁这里探探口风。

    永梁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张文燕刚刚上任,毫无根基,此时正是多栽花少种刺的时候,为了张文燕,永梁也得结个善缘。

    “陈县长,我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市长的。另外,今天市长看了三才村的蔬菜种植,看了县城里的农贸市场和百货大楼,对县委县政府的施政能力是满意的。市长对发展蔬菜大棚很感兴趣。”永梁说道。

    他这些话传达出来的信息太多了,既安抚了陈保国,以免他在汇报的时候忐忑,又给他指明了汇报重点,可以利用吃饭这点时间理理思路,准备准备。

    “王科长,心领了。”陈保国冲永梁一点头,快走几步赶上张文燕等人步伐。

    “全强同志,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吃饭。可以少喝一点酒,马秘书长跟了我一天,中午没喝酒,他这酒瘾可不小。我可不能因为工作,得罪了瘾君子啊。”张文燕坐下后说道。

    众人都发出了捧场的笑声。

    “还是市长体贴下属啊,还别说,我的酒瘾还真上来了,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老张,老陈,咱仨一人一杯,市长和小王随意。好不好?”马学祥笑着说道。

    “好,听市长和秘书长的安排。”张全强和陈保国自是满口答应。

    因为张文燕不喝酒,而且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所以虽然气氛很融洽,张全强和陈保国也只是礼貌性地表达了敬意,几人就开始找些话题,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什么今天驻H国使馆举行升旗仪式啦,港督彭定康今天到访啦,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