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业时代的开启

加入书签


后人曾有句话叫做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是说这两个朝代后都是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大地,华夏文化遭受浩劫出现断代,元朝尚好,最终被汉文化同化。

        清朝就比较严重了,汉文化断绝,皇帝之下皆奴才,闭关锁国,华夏文明两百多年间不进反退。

        所以才有这样的说法,既然来到这个时空,李福安便想要尽一份力,看看能否掀翻历史车轮,让华夏文化继续延续发展。

        明朝这个朝代不论他的统治多让人诟病,不可否认他是最有骨气的一个朝代。

        从建立到灭亡从未认输投降,他是被自己人硬生生捶断脊梁。

        而明朝的兴衰史就是一部经典的商业案例,从侧面反映了工商业对一个国家的影响。

        明朝伴随工商业发展的是官员的贪腐,士大夫追逐财帛名利,上层奢靡成风,下层黎庶食不果腹,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

        加之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天灾人祸并存,大明的政治结构就崩塌了。

        归根结底民以食为天,活人总要吃饭。

        社会财富分化的结果就是有人多占了资源,就会有人少占资源。

        政治清明的时候总会顾及黎庶的生存,而政治腐败时又有几人真心关注民生问题,天灾就成了催化剂,纵观历史无不如此。

        凡人眼光皆有其局限,总觉得事不关己,疯狂赚取更多资源,这充分说明人类作死的习惯源远流长,不作一下又怎知会不会死。

        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固然有其局限性,然而这也是当时最为合理的统治手段。

        儒家对商贾的压制,历史久远,其原因就在于每当商贾盛行之时伴随而来的便是土地兼并,奢靡成风,继而便是失地农民起义,国家走向衰亡。

        一句话不属于你的东西拿了总要还的,不管你拿的多么合理合法,满天神佛,世界意志之类的存在,或者说是这个世界的规则不允许,那就要归还。

        用自己,用自己的家人,亲朋,自己的一切偿还,拿什么都没够是病,得治。

        在这方面儒家的思想可谓治世经典,平衡方方面面,螺狮壳里做道场,无外如是。

        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力推动社会向理想化方向发展。

        若能摆脱时代的局限性,跳出棋盘,纵观全局,大力发展科技,倒推民生,向外开拓,未必不能走出一条路来。

        闲暇之余李福安总在思考,即便有无数的历史,无数的例证,但是要避免踩坑,引导社会发展却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无形中似乎有一双手在推动社会前进,找到准确的点才能顺利推动,反之必然头破血流。

        李闯王已经成了前车之鉴,猜中了开头,终究没能猜到结局。

        作为一个全能科学家,李福安表示没问题,仔细想想,总能找到办法解决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