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早点返回

加入书签


  鉴于Eric是新入仪表的学生,没有太多的仪表飞行经验。

  因此,最开始的还是一些基本的操作。例如按照固定的五百英尺每分钟上升率爬升,只需要看着垂直速率表就可以了,并没有过难之处。

  又有如保持合适的速度飞行,这就需要油门和控制杆两方面同时进行了。

  约莫练习了两组,Luc兴致也变得高起来:“不如你也来试试看进近程序。”

  “啊……我”Eric此时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觉得是不是太快了一些,转过头看向我求助,小声地说“bBaily,怎么办。”

  我随即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表示刚开始学习都是如此,并没有一蹴而就的,能在其中多练习学习到经验即可。

  我递给他目视限制设备,他穿戴好。由于他本身其实是戴着眼镜的,这又套上了一层禁锢,沉重感不由得加重。

  这一次做的不是S39的程序,那个程序对驾驶舱负荷管理要求过高。对于新手而言,还是用Madras机场的程序要合适一些。

  我在后面默默看着,回想起自己第一次上机飞仪表的时候,也是如此:情景意识丢失,整体的反应速度也偏慢,实在是有些“惨不忍睹”。

  将身体前倾,凑近些看,有的只是杂乱的仪表指示。本来其实还好,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颠簸,Eric对仪表的固着程度太高了,没有来回地扫视仪表。

  所有的动作都有些滞后,对油门过调整,从而导致了仪表一直在不稳定地活动着。

  Luc发现了异样,只是瞟了一眼就知道飞机的情况。转过头,只是低着头,却也不看他:“不要过调整。”

  Eric嘴里回应道,但是手上的动作还是有些不协调。离地面越来越近了,不能再等了,Luc有些看不下去,上手操作油门,将空速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几乎保持不动。

  随后指着仪表上面的数字说着:“看,这样就好多了。等一下只要用操纵杆就行了,不需要再移动油门了。”

  速度很多时候都是关键。根据GPS上面的地速乘以五,就是应该有的下降率。这一切都像是一环套着一环,有着层层关系和保障。

  最后,在决断高度复飞,加上油门,飞往复飞程序中的路线。

  四千一百英尺,这正是雷德蒙德起落航线的高度。

  今天之前发生的种种,都让我们对飞机的状态有些担忧。都想早点回去,因此刚进入复飞程序之后,Luc就指挥Eric进入34号跑道的三边,向南。目标:雷德蒙德。

  现在已经可以脱下目视限制设备了,本应该再做一个程序。但是时间问题和气象条件,着实是有些不允许。

  从窗外再次望去,晚上的能见度本来就不好,加上今天的大雾,勉强能看清机场方向的跑道。至于那座本应该很明显的格雷布特山,没有太多的光源反射过来,那山显得异常的黯淡。

  此时塔台也已经下班了,雷德蒙德机场由管制机场变为无管制机场。至于其中的陆空通话模式,自然是和S39的地方一样的。

  ”Redmond  traffic,89877,right  donwwind,runway29,full  stop.”

谷  没有人回应我们,但是这本就是规则所需。即使明知道现在这片空域已经没有人了,还是需要在频率里报告自己的位置和意图。

  落地。Eric虽然对仪表程序不熟悉,对飞机的把控只能说是尚可。但是,对于机场的滑行道方位熟悉程度,还是要在我之上的。

  “ok,see  you  inside.”Luc丢下这句话,就匆匆走向大厅。

  其实这也没什么,他回去需要打开电脑,填写今天的相应数据。每一次飞行之后,都是需要上传电子版本的飞行小时数。仪表飞行程序,起飞和目的地机场等等。

  我们在外面收拾飞机,做好停机检查单,将一切就位。最后一位飞的同学,需要把方向舵锁套上,防止大风的时候把方向舵损坏了。待到冬天的时候,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得把飞机的保护套套上,来防止结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