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鞭打亲王

加入书签


    好在杜让能虽然屁股决定脑袋,但没有忘记自己还是国家的宰相,考虑到孔纬的才华,杜让能就在僖宗面前大力推举孔纬,于是孔纬进入翰林院,不久之后更是担任知制诰。

    知制诰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历来号称内相。

    李晔上位之后,杜让能继续得势,考虑到两人的旧怨,李晔把孔纬贬去三司搞财务,结果二人还是不和,三年前孔纬担任户部主事的时候,有一回去京兆府下辖的蓝田县视察。

    结果因为排场过大,被杜让能进了谗言,说他作风奢侈。

    李晔也烦了,干脆把孔纬调离户部三司,加中书侍郎调到政事堂出任政事堂秉笔宰相,全称中书省执政事笔,相当于国务院办公厅书记,同时加判度支事,这也是晚唐惯例。

    执政宰相都要想办法搞钱,都得带判度支头衔。

    如今二人虽然分属不同官署,但历年的积怨并没有消失。

    孔纬觉得杜让能结党专权,二弟杜弘徽是户部侍郎兼中书舍人,三弟杜彦林是东川行省参知政事,大儿子是考功郎中,二儿子是膳部郎中,小儿子是长乐报馆主编,家族亲戚还有一大堆当官的,虽然这些人都很清廉能干,但孔纬还是怀疑,猜测杜让能以权谋私。

    杜让能则觉得孔纬是存心跟自己作对,是,杜家是很有人做官,王家、裴家、崔家、韦家、何家跟杜家一样,这些你怎么不说?杜氏七代人为国家鞠躬尽瘁,何曾以权谋私?

    我经手那么多钱,有没有贪过一个铜板?

    杜家官员的确很多,但哪个不是以科举入仕的?

    除了旧怨,孔纬和杜让能在执政理念上也有很多分歧,就在税收这一块来说,孔纬是两税法的坚定拥护者,一直强调,朝廷用多少钱就向下摊派多少钱,不一定非要收多少税。

    这几年连年用兵,能不能给老百姓一条活路?

    但朝中被连年胜利冲昏头脑的少壮鹰派大臣哪里肯干?

    另外,孔纬还是重商主义派,一直认为要给予商人一定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商人也是大唐子民,也在依法向国家纳税,怎么就是国之五虫了?难道只有士农工兵才是人?

    以杜让能、刘崇望、归黯、罗隐、李巨川为首的保守派则认为,商人天性卑贱逐利,一群不劳而获的流食贱民,如果社会风气变成以经商为荣,老百姓还肯安心从事生产吗?

    这样的贱民,不但不能做官,还得加征税率!

    反正各有各的道理,为此双方在政事堂不知道吵了多少回。

    言归正传,这回皇帝亲自坐镇洛阳督师,杜让能和文武百官一道随驾,孔纬则留守长安处理日常事务,宦官褚熊得知睦王宴一事后,一面急报洛阳,一面向孔纬问计。

    万一睦王真在谋划着什么,咱们必须提前行动!

    听褚熊说完,孔纬心里又焦虑又开心,一方面怕爆发政变,一方面也为抓住杜让能的小辫子而高兴,宰相的儿子,掌握军权的宦官的假子,当今天子的亲弟弟,坐在了一起。

    无论谁是皇帝,心里都会打个问号罢?

    于是趁着这个机会,孔纬向李晔发来了谏表。

    “中尉西门君遂,参谋总长刘景宣,御马秉笔张泰,禁省中官,陛下家臣也,主事六军以来,结宰辅,往来诸王,暗藏废立祸心,请陛下远之,逮办寺人,圈禁亲王,韩王世子克良、仪王世子文博等宗室嗣子,典事禁军,身在行间,若为藩帅生俘,恐襄王煴僭事复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