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永祀无疆

加入书签


  热门推荐:

  午时时分,李晔一行来到了定军山。

  巍峨定军山,崎岖少祖山,为武侯沉睡地的靠山。

  少祖山各有九条山梁环抱,由青、罔子、井、斩地、田家、牛角、瓦洞、龙嘴八条溪流分割而成,墓前上三层,自定军山向西叠浪而来,约三里许至此成眠弓形。

  唐人称为,三台书案。

  从少祖山下六岗向东,势若游龙,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后形成新月者半里许,是为武侯墓之正脉。新月之下,眠弓之内,豁然开张平地三百余亩。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左右前后九支环抱,其天造地设实为鬼斧神工,就好像葬在这的是一位皇帝。

  诸葛亮病薨二十九年后,司马昭伐蜀,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都一起在绵竹之战中战死沙场,一家三代全部为国尽忠,可谓满门忠烈。

  不说演义,就说历史上的丞相。

  “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历史上政治地位,入选六大人臣政治家。

  这六大政治家分别是管仲、商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张居正。

  历史上军事地位,入选唐宋武庙,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其实陈寿说得也没错,丞相政治水平高于军事,但只能赖丞相政治太好,能怎么办?

  文学才华方面,丞相从来不卖弄文采,但是句句真情实感,一篇出师表,临行前给皇帝写了些建议,千古流传了,诫子书临终前给儿子写封家书,又千古流传了。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只是这么一句话,被历代书法家喜爱。

  此外还有、、、等,有军事作品,以及兵法推演等,另外丞相还精通音乐、绘画、书法、发明、水利、法律、天文、兵器学、农学。

  从晋朝开始,历代都在给诸葛亮升官晋爵赐庙加号。

  晋封武兴王,唐封武灵王并赐庙,宋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代则追封他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太祖朱元璋钦定帝王庙,选从祀名臣三十七人,其中就有诸葛亮。

  胡皇雍正特旨以诸葛亮从祀孔庙,鞑朝不但把许多纪念诸葛亮的古祠修葺一新,供人膜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礼庙时还以诸葛亮从祀。

  这样一个绝世妖孽,演义党评价为,不如郭嘉。

  李晔收敛心思,在高克礼的服侍下整理好冕服衣袖,戴上平天冠。

  皇帝仪仗准备完毕后,礼官下令开始行礼仪,五百名佩仪刀的高大红衣武士起步向前,在武侯祠外左右两边列队举牌竖旗,亮出明晃晃的刀枪剑戟以壮声势。

  “咚,咚,咚……”

  礼官抬手,庄严激荡的鼓声随即响起。

  “毕,尚飨!”

  三位礼官齐声高唱,顾弘文闻声,率宫人抛出纸钱黄帛。

  “毕,通告诸葛姓讳孔明老大人!”

  “嘟,嘟,嘟……”

  伴随着又一声高唱,雄浑肃穆的角声跟着响起。

  “毕,上祀!”

  鼓声角声渐息,太常寺太乐令秦琴即率太常寺乐师演奏音乐,与此同时,太宰令卢肇率三曹官在武侯祠前设下香案神位,然后点燃线香,并献上五谷六畜牲烛帛敬奉。

  “毕,天子亲祭,大唐天子祀武侯,神鬼回避,回避……”

  在礼官的高唱声中,李晔缓缓走向武侯祠,文武百官与皇族宗室后妃随后步趋,禁军红衣武士与太常寺的乐师曹官齐齐低头,对皇帝拱手作揖。

  李晔天颜肃穆,双眼直视前方,文武百官宝相庄重,一语不发。

  入陵园大门,一片汉柏古松。

  清幽,古朴。

  大殿院中,有很多歌颂诸葛亮的诗文和复修墓庙记文的石碑。正殿龛上端坐着诸葛亮的雕像,纶巾羽扇,鹤氅方据,神态庄严,不怒自威,带着微微的笑意。

  关兴牵马,张苞捧鞭,侍立他的左右。

  武侯墓在庙宇之后,南北向,头北脚南,取北顾中原,南立蜀国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