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天子视军

加入书签


  李晔对李廷衣的表现很失望,也无心再与淑妃亲热,径直回到含元殿后批阅奏折,柳璨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几天跟发了疯一样四处咬人,被他搞下台的人不在少数。

  对于柳璨的酷吏行为,其他四位宰相都表示了担忧,崔昭纬等人更是直言上奏,说柳璨罗织罪名迫害朝臣,李晔阅而不批,捂着耳朵装作听不见这些谏言。

  对于杜让能和刘崇望的担忧,李晔亮明了底线,谁敢把手伸向南北禁军和盐铁、户部、度支三司,谁就得下狱问罪,禁军和三司是朝廷的,谁伸手就剁谁的手。

  与方镇大帅结党串通,将方镇引为援手以增强自己在朝堂上话语权的人,决不轻饶。

  总的来说,军事和财政大权,目前必须由刘崇望和杜让能掌控,李晔只信得过这两人,这两个人也是绝对终于李晔的,至于崔胤和张浚,这些日子被李晔派去编练神策军了。

  当然,他俩也只有编练整训之权,并无统兵之权。

  神策军的各级将校被兵部裁汰后,新上任的人都是刘崇望任命的,名单也是李晔批复的,想起神策军,李晔放下手中奏折,打算去神策军视察一番。

  对于如今的局势,相较于世人的悲观,甚至无力却又愤怒的心情,李晔却觉得都还好,黄巢杀进长安都没把唐廷灭了,局势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

  李茂贞的势力也还没到不可控的地步,朝廷也还没明确跟谁翻脸。

  僖宗哥哥虽然死了,但留给自己留下的东西也不算少,内侍省忠心的家奴不在少数,除秦宗权以外,绝大多数方镇依然在向中央称臣进税,就连朱全忠也在送钱粮。

  长安有钱粮可用,直接掌控在朝廷手中的兵马也还有七万,虽然乌合之众占了一半,但数量摆在那,看起来还能唬人,只要皇帝不打败仗,一切有的运作。

  武学出台的同时,清丈京兆府无主田地和恢复生产的事务也在进行当中,神策军也训练的如火如荼,等司空图抵京,科举也可以着手整顿了。

  广积粮,高筑墙,练强兵,死保山南,这是李晔的第一个三年计划。

  回忆了最近的布置,李晔收敛心思,命高克礼宣来杨守亮。

  杨守亮入朝后,考虑到他和朝臣的关系不错,在长安的名声也好,李晔干脆让他去当了吏部二把手了,杨守亮很感动,这些日子兢兢业业,安心干起了人事工作。

  他也厌恶了疆场厮杀,乐得悠闲,到点就下值回家,舞动些文人的诗画风雅。

  “拜见陛下……”

  听闻皇帝召见,杨守亮扔下手头匆匆赶来。

  君臣之礼罢了,李晔语重心长道:“朝野是什么局势,想来爱卿心里也有数。”

  杨守亮躬身道:“不能为君分忧,臣有罪。”

  李晔笑了两声,拉着杨守亮的手道:“叫爱卿来也不是为了别的,朕之前让崔胤和张浚编练整训神策军,也不知道情况如何,爱卿戎马半生,陪朕一起去看看罢。”

  杨守亮感动不已,面上却为难道:“臣奉陛下圣训主吏部事,这……”

  “爱卿是担心越职言事为御史弹劾?”

  杨守亮苦笑道:“即使臣不言,但神策军不归臣管,臣随陛下视军,恐惹人非议。”

  “只是看看,卿家勿以为虑。”

  看到杨守亮这么低调,李晔十分高兴,命高克礼唤人过来换了一身衣裳,然后与杨守亮和高克礼以及百十名随从出了朱雀门,大摇大摆朝神策军大营行去。

  途径中书省,值官看到皇帝出行,急忙报告在省衙当值的张浚,张浚又连忙派人知会刘崇望,让他召集禁军随行护驾,虽然神策军大营就在长安城,但保卫工作不能忽视。

  三辅子弟尚武,新募的这两万新兵也是筛选出来的良家子,不是强征的壮丁,也鲜有街头无赖和乡野恶霸,九成都有妻小,凝聚力要比什么后院衙军强得多。

  魏博牙军作战很厉害吗?

  其实也就那样,窝里横有一手,碰到狠角色根本不敢拼命。

  田弘正被王廷凑杀害全族的时候,李愬召集魏州牙军全体戴孝为田弘正发丧,朝廷发魏博、义武、昭义、河东、横海五镇十二万兵马伐王廷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