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朕志犹未已

加入书签


  刘季述等人被杀后,昭宗复位。

  一边是对宦官深恶痛绝的文武群臣,恨不得杀光所有阉人,一边是失落担忧的宦官,为自己的生死安危而惶恐不安,双方都需要皇帝表态,可到底要闹哪样?

  昭宗消弭不了双方的仇恨,两派只得各找靠山,宦官找来昭宗克星李茂贞,后来李茂贞干脆学人把皇帝抢到凤翔去了。

  朝臣眼见皇帝被掳走,哪里忍得住?对阉人愈发恨之入骨,宰相崔胤咬牙切齿,找来了李茂贞克星朱温,至此中央内部的斗争终是把方镇势力引了进来。

  长安政局彻底崩溃,有昭宗无能的原因,但刘季述发动政变是直接导火索!

  看见皇帝神情古怪,刘季述很是不解。

  李晔即位之前,刘季述没跟他见过面,双方也根本不认识。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心里如是感叹了一句,李晔不动声色道:“朕听先帝提起过你,倒是个忠心的奴才。”

  刘季述狂喜,万万没想到大家听说过自己,看来自己要飞黄腾达了。

  李晔正准备问一问刘季述,一阵脚步声却传入了耳中,一个老头在近侍的陪同下入内。

  看上去临近古稀,面目清瘦,眉宇间暗含忧虑,神情很是坚毅,身上穿着唐代高层官员的制式官袍,步伐不紧不慢,寥寥胡须为其平添了几分威严。

  看到皇帝,刘崇满是血丝的双眼流露出欣喜,人也精神了许多。

  “臣刘崇望,见驾。”

  说着就要对李晔行三叩九跪大礼,李晔伸手虚抬,吩咐刘季述赐座,看着眼前这人,李晔脑袋转得飞快,回忆了关于刘崇望的记载。

  “刘崇望,字希徒,及进士第,宣歙王凝辟转运巡官。崔安潜帅许及剑南,崇望昆弟四人同幕府,世以为才。”

  这是新唐书主编欧阳修对其的描述,而且对其单独列了传,刘崇望确实也有本事,中进士后升官如坐火箭,短短几年就做到了吏部二把手的位子。

  之前黄巢作乱时,僖宗到山南避难,王重荣怨恨宦官田令孜,不肯尽职,朝廷就挑选高级使者到河中劝说他,让他改过自新,刘祟望以谏议大夫持符节前往。

  到达后,刘崇望陈述君臣大义,王重荣感动不已,表示顺服,愿意诛贼效命朝廷。

  虽然有李克用的外在因素,但其仅凭口才就说得蛮横无理的王重荣涕泗横流,也是了不起的,李晔很高兴,刘崇望能力越强,铲除杨复恭的进程就可以更快。

  李晔坐正,屏退左右,对刘崇望道:“奸贼家奴窃命,方镇割据称雄,国势江河日下,然朕志犹未已,欲效宪宣先帝恢复祖业,重振河山,卿谓计将安出?”

  话音落地,刘崇望的双眼中迸发出神采,呆滞许久,说不出话来。

  他生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年轻的时候正是会昌、大中时节,经历了武宣二帝中兴的时代,好景不长,黄巢席卷天下时,宗庙几近倾倒,他一度以为大唐就要……

  如今的国家,上有权阉杨复恭把持朝政,下有李克用、秦宗权等贼子割据,战乱不休,民不聊生,号令不出关内,风雨飘摇的形势常常这个四朝老臣暗自垂泪。

  哀莫大于心死,心灰意冷的刘崇望原本打算新帝即位后就乞骸骨回乡养老,今日被召对也是他没想到的,可更让他震惊的是皇帝那几句话。

  “然朕志犹未已,欲效宪宣先帝恢复祖业,重振河山,君谓计将安出?”

  寥寥几字,轻轻一语,却滋润了他枯木般的心。

  “爱卿?”

  见刘崇望出神,李晔轻声呼唤道。

  “臣……在!”刘崇望回过神来,朝着李晔重重一拜,长揖到地。

  李晔道:“卿乃国朝重臣,还请教朕。”

  “陛下折煞老臣了。”

  刘崇望擦了擦眼,颤颤巍巍拱手,却欲言又止,眼神看向侍奉的那个近侍,宫里有杨复恭的眼线,含元殿里可能也有,由不得刘崇望不小心。

  李晔明白他的意思,朝诸近侍道:“你且下去,朕要好好与臣工聊聊。”

  “太傅(杨复恭)……”

  那人吞吞吐吐,却没有按照李晔的意思走人。

  李晔问道:“太傅为了朝廷日夜操劳,难道朕连与爱卿们探讨国事他都不允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