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黄皮京报-第2/4页

加入书签
        刘骁鼓掌:“说得好,我赞同!”

        众侍卫不解,只听刘骁说:“你说的有道理,付出生命和鲜血为子孙后代谋福利,天公地道,一点毛病都没有,圣人来了都反驳不了。”

        他越是这样说,众侍卫越害怕,这货肯定是留着后手呢。

        果不其然,刘骁接着说:“你说的那是过去式了,大清入关有多少年了,祖宗的功业再大,也经不住不肖子孙的败坏,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的时候吗,你们在哪儿,鏖战紫竹林的时候,你们在哪,廊坊阻击战,你们在哪儿,东便门保卫战,你们在哪,指望你们,指望上三旗的勋贵子弟,大清早亡八百遍了!”

        他提高声调道:“大清今天能继续存在,龙旗能在正阳门飘扬,皇上能在养心殿睡得踏实,靠的是天下第一镇健儿们的浴血奋战,靠的是武卫军同袍的无畏牺牲,靠的是直隶京师百姓的家破人亡,所以,该我们老百姓为子孙谋福利了。”

        他扫视下面不服的目光,昂然道:“不服气,本公给你们发枪发弹,城外拉个场子练练呗?”

        这下全怂了,桀骜的目光低垂下去,不敢与他对视。

        刘骁又说:“你们能站在这里的,有功无过,年纪大的回家歇着另谋职业,年纪轻的继续留任,也不是没有出头的机会,我知道你们不服,不甘,这样吧,我做个表率,我这个领侍卫内大臣也不干了,和你们一起下岗。”

        说罢他摘下官帽:“咱侍卫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振聋发聩的话语让很多尚有廉耻的年轻侍卫面红耳赤,也摘下了官帽,愿意带头下岗。

        这边正开着会,报信的小太监来了,进来耳语几句,刘骁喜上眉梢,对满堂侍卫说:“公布一个喜讯,后宫有喜,皇上就要有阿哥了。”

        这总算是众多噩耗中的一则好消息了,侍卫们欢欣鼓舞,刘骁顺势宣布散会,各回各家吧,这些人中绝大多数以后再来皇宫就不是以上班的身份,而是游客了。

        皇家有喜这个事儿是纳兰安排的,属于计划中稳步进行的重要一步,好事不能等,先让这些侍卫回家传播一波,然后用报纸和电文的形式辐射全国,给天下百姓一点新的希望。

        京报但仅限于刊登皇帝谕旨,大臣奏章,朝廷文牍等,不存在记者采编环节,是古代报纸范畴,就先凑合着用吧。

        舆论是利器,是话语权,掌握了话语权,比掌握皇权还厉害,比十个镇的军队还有战斗力,当务之急就是筹办自己掌握的报纸,干这个,刘骁驾轻就熟。

        他准备创办一份报纸,就叫《黄皮京报》,既与旧京报区分,又显示出渊源来,原来京报是可以民间自由刊印转发的,每天一册,大都是用黄皮作为封面,久而久之,俗称为黄皮京报,沿用这个名称,也算是巧妙利用现有IP。

        京城光是等待补缺的官员就是一个极大的数字,还有穷的叮当的低品级京官,翰林之类,这些人都是受过旧式教育的读书人,但人在京城,总算是开眼见过世界,见过洋人的厉害,见过宗室旗人的无能,这些人中挑挑拣拣,能找出合用的人才来。刘骁先让京城大大小小誊抄京报的报馆把后宫有喜的消息发出去,顺便发布广告,招募报业从业人员,待遇从优,又以朝廷名义拍发电报去上海,寻一个叫汪康年的人来京办报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