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非常首相-第2/4页

加入书签
        这个体系内并没有议会的存在,议会是立法机关,一时半会筹备不起来,所以首相是皇帝推荐,全国的督抚和名流贤达选举出来,再由皇帝任命,这是帝国改制之初的临时举措,这个时期叫做做“预备立宪”期。

        养心殿,刘骁将以上内容念给光绪听,当听到皇帝具有最终一票否决权后,光绪点了点头,他很满意,大清从君主专制走向君主立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家英国德国日本都是君主立宪后才变强的,学这个准没错,但是满人的江山不能丢,爱新觉罗家的权力不能丢,这是根本。

        但是章程归章程,现实归现实,皇帝在下一刻就惨遭打脸。

        既然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人选由皇帝来推荐,那光绪就当仁不让了,他心中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庆亲王奕劻,一个是李鸿章,前者是宗室,是自己人,虽然没本事但信得过,后者是汉臣,是里外里所有人都认可的人选,能够一碗水端平,洋人也买他的账,所以更加合适。

        “朕以为李鸿章可当组阁大任。”光绪信心满满道。

        “臣以为张之洞更合适。”刘骁说。

        “臣附议。”蓝焱眼睛都不眨。

        这简直是一定的,这两人都是湖北新军出身,不帮着自家老大说话,难道帮李合肥。

        但这也是光绪不希望看到的,合着朝廷变成你们湖北一家的了,张之洞组阁再把各部大臣都换成自己的亲信,这还了得,这就不平衡了啊。

        仿佛猜到光绪所想,刘骁笑道:“皇上不必多虑,这也不是皇上该考虑的问题,首相组阁,自然要用自己信任的人选,不然每天光顾着搞定掣肘之人,还怎么理政,但也无需担心张部堂的公心,他老人家心中自有乾坤,再说了,这首相是轮流做的,五年之后,张部堂干得好,皇上可以让他连任,干得不好,再换李合肥不迟。”

        光绪还想努力一把:“刘卿莫不是担心李合肥处事不公,内阁里没有你的一席之地,朕可以保证……”

        刘骁说:“皇上,臣若是想着一己私利,就不会驾机救驾了,等太后带着皇上西狩之时,直接拥立张部堂做大总统不就好了。”

        话说到这份上,再犟嘴就没意思了,人家话里的意思是现在拥立老张做总统也不晚,你光绪再叽叽歪歪,被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光绪只好答应,等刘蓝二人扬长而去,皇帝绕到屏风后面,李鸿章在此听了许久了,君臣相对无言。

        ……

        皇帝只推荐一个人选,这是等额选举,而选举的具体方式和输赢判断也很含糊暧昧,理论上每一个大清国民都可以进行投票,投票的办法是通电全国,谁赞成,谁反对,都可以通过电文形式发给全国各大报馆,驻华公使馆,各地总督巡抚衙门,以及没有官身的社会名流等,哪怕你是个秀才,甚至平头百姓,你也可以这样操作。

        看起来颇为公道,但实际上难度极高,首先电报的价格很贵,一个字要一角小洋,比如某人给远在外地的亲人发电报,拟电文尽量越简单越好,父病重速归,这就是五角钱,花费半个银元,如果要同时发给四个亲戚,那就是两枚银元,以此类推。 老百姓可以言简意赅,督抚们发电报就不能这么简略了,字太少没有排场,怎么也得一千多字吧,讲究点的三五千字,一封电报就一百多到二三百大洋不等,上不封顶,这只是一份的钱,通电全国起码要发个三五十份,几千大洋就花出去了,这哪是普通人能干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