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杀他如杀一条狗

加入书签


装糊涂是一门艺术,宋庆十岁的人了,黄土埋到脖颈,哪还有什么野心欲望,老将军打仗的本事一般般,看人还是很准的,这两个小年轻激情澎湃,想法很多,历史上这种人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泼天大功,要么满门抄斩,所以任由他俩闹腾就好,有了功劳,毅军可以分一杯羹,有了过错,毅军赶紧躲得远远的。

        宋庆的这点心思,刘骁早已料到,这老头在甲午战争时就这个德行,打的一塌糊涂,毫无积极进取之心,如今只要他不跟着添乱就好,不指望毅军能帮上什么忙。

        战与和是同时进行的,聂士成分兵十个营奔赴大沽口阻击登陆敌军,誓死不让联军的援兵进入天津租界,至于能起到多少效果不好说。

        大清的这些军头,一个比一个吝惜手上的兵力,若不是李鸿章舍不得北洋舰队,甲午战争就不会败的这么惨,从朝廷重臣到提督总兵,哪怕一个营官,都把军队视作自己的私人财产,有兵就有一切,没兵就啥也没有。

        宋庆如此,袁世凯如此,精锐的新建陆军这会儿正在山东围剿义和团,根本没想着北上勤王,也正是袁世凯保存了力量,才会在庚子国变后仗着手上的北洋军成为权力最大的人,十一年后窃国成功,先当大总统,再当洪宪皇帝。

        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肥了自己,毁了国家,与之相比,聂士成倒是个真正的军人,他的武卫前军战斗力比袁世凯的新建陆军要强,只可惜与列强拼光了,否则也不会有袁世凯一家独大。

        五千武毅军奔赴前线,这些健儿生还的机会极少,吃粮当兵就是这个命,没什么好唠叨的,与此同时,白龙军与金鳞军组合而成的“宋”军则在天津大肆招兵,扩充实力。

        闹义和团有诸多坏处,唯一的好处是将各地的精壮汉子集结起来,且经受了初级的军事训练,等于是现成的后备兵员库。

        旗和绿营制度崩坏之后,大清的军队主要靠地方乡绅征募的团练武装,淮军湘军皆是如此,今日的武卫军就是淮军的老底子,唯有小站练兵的新建陆军是新征募的军队,靠高薪吸收民间青壮,北洋时期一票大佬几乎全都是出自于此。

        如今宋军的募兵又有不同,想吃粮的汉子争先恐后,招兵棚下人头攒动,皆因宋军打出了名堂,那是关圣大帝和二郎真君带的队伍,别说普通团民,大师兄都亲自带头参军。

        宋军制定了很高的标准,身高体重达标者才能进初选,识断字者优先,征募来的兵员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直接编入军队,一个班里补充两个兵,让老兵带着迅速熟悉,迅速形成战斗力,第二等编入教导队,从队列开始练,一个老兵带十个新兵,三个月才能出师,编入正规军,第三等直接编为辅兵,就是打杂的民夫,运输辎重伤员,不上前线。

        两支宋军占据的位置都很关键,白龙军驻扎在东局子兵工厂,金鳞军占领了老龙头火车站,各出百人进驻天津老城,占据有利位置,既要防着洋人,也要防着朝廷。

        第二轮谈判正式开始,光是谈判地点就拉锯了几次,窦纳乐坚持要在租界谈,许景澄说必须在天津城内谈,最后刘骁力排众议,同意去租界谈,理由是租界也是大清领土,哪有惧怕在自家领土上谈判的道理。

        穿过一片断壁残垣,在一处法租界硕果仅存的完整房子里,与英方的谈判正在进行,英国公使窦纳乐与大清总理大臣许景澄主谈,武昌副将刘骁担任翻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