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生病-第2/2页

加入书签
  宋茹做惯了侄子侄女的衣服,对尺寸早已熟悉到不用测量了,紧赶慢赶,终于在几天后把两身冬衣赶制出来,随着宋家的年礼,一起送去了赵家。

  赵家是什么想法,宋茹也没工夫去打听了,因为已经到了小年这日了。

  小年,看名字就知道,隆重程度只比大年三十小一些,算是新年的彩排工作。

  过年,活人要过,死人也要过:除了准备自家人吃得东西,家家还得准备祭祖用的食物,像宋家这种有读书人的家庭,还得写篇祭文,烧给祖宗看。

  过了小年,春联也得备上了,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印刷春联,全靠手写。宋念如今是宋家族人中学问最高的一个了,有很多族人都带着些自家做的年货,来找他求春联。

  这是一年中,宋老太太最觉得荣耀的时刻,那些嘲讽她坚持供儿子读书的亲族,如今都得承认她的远见。

  于是宋老太太自过了小年,脸上的笑意就没下来过,等田富冒着冬天的寒风赶车来县里接女儿的时候,宋老太太还煞有介事地分了一副对联给田家,让田富回家贴在大门上,沾沾文气儿。

  好在沈氏妥帖,早就备好了给外祖家的年礼,其中就有几副集市买的年画,随着对联一起,但也不显得突兀。

  沈家并未回黎阳县,只捎了年礼,以及沈父沈母给宋家人备的常用药膏药丸。

  事实上,沈家已经好几年没露面了:

  沈家从县里到府城开医馆,固然是靠医术打通了上层的关系,也是靠着每年给普通百姓提供的低价药包、义诊得到了支持。

  一年中从春到冬,对贫寒人家,几乎都是易生病的季节,自然,义诊也是每月都得办两三天,由老两口坐镇。

  沈舅舅则是负责日常业务,还要替父母做好义诊的保障。这样的事儿,单单靠医馆里的坐堂医和几个学徒并不足以撑起。

  沈氏知道娘家人的忙碌,却还是有些怅然的。养女儿就是这样,一旦嫁了人,跟自己的父母是见一日少一日。

  按理讲,她是该带着丈夫和孩子去府城看看父母的,只是整个冬天都忙忙碌碌,她又不敢带着孩子大冬天出门,只能作罢。

  宋念猜出妻子为什么伤感,对这个情况,他是有些愧疚的,只能尽力准备给岳家的年礼。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