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修道还是练气

加入书签


    蜀山的会武广场之上。

    此广场是蜀山弟子的日常演练武功,修习道法切磋比试的擂台。

    在蜀山兴盛的时候,这一座浩大的广场可以站满将近上千个人。

    而现在,这偌大的广场之上,却只迎来了孤零零的两个人。

    如此对比,令人感觉到一丝凄凉和萧索。

    莫一兮带着李小道来到这里,他一屁股就坐在了广场上的台阶上,并且拍了一下旁边的位置,道:“坐,我想给你说一说蜀山的修行分为几类,然后你再选择自己的功课。”

    李小道闻言顺势就坐到了石阶上,点了点头道:“还请师兄指教。”

    此前,他一直对莫一兮使用江湖人的敬称,现在终于拜入蜀山,并且辈分与莫一兮同辈,就该称呼对方为师兄了。

    莫一兮也没在意李小道语中的称呼变化,他拿着酒葫芦常常饮了口,然后眼中露出了些许追忆,道:

    “本来传授功法这种事,一直是由蜀山的各大长老来教授,但是蜀山在几十年前遭遇了一场大劫,导致人丁零落,几十年前的几位长老在此之后都寿元告终,后来弟子又不能接续上断层,所以才导致蜀山现在只有不到二十位弟子,传课都有大师兄代劳。”

    李小道惋叹道:“此事我在江湖上也有所听闻。”

    几十年前的姜明之劫,因姜明入魔屠杀了蜀山九成弟子,导致蜀山的弟子出现了断层,以至于在长老们寿元告终之后,剩下的都是新入门的弟子,也令传授道法剑术的任务,落到了唯一仅存的大弟子殷若拙身上。

    现在殷若拙下山,蜀山再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酒剑仙莫一兮了。

    而李小道此时心念闪到这里,忽然也似乎想明白了,那位老人为何会同意让自己佩戴太白剑。

    那位老人是殷若拙的师父,自然也就是当年姜明的师父,也就是名为姜绝之的那位当年的掌门。

    他在当年因姜明之变,痛丧爱子,痛失九成蜀山弟子,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位老人当初将姜明逼得太狠,也太执着于某些东西。

    而今,几十年过去,这位老人能够同意将蜀山视为忌讳的第七代掌门之剑交由他,显然代表着这老人已经看破了一些东西,明白了有些事情太过执着,只会留下遗憾。

    当然,这只是李小道的猜测,事实究竟是否如此,他也不能全然断定。

    他却不知道,他就算猜不全中,也相差不远矣。

    这边,酒剑仙惋惜了一阵蜀山的没落,随后就步入了正题,他道:“蜀山修行总共分为四个方面,其为剑术、符法、练气,和修道。你先听我讲完这四门功课的区别,再选择主修一门,辅修一门,至于为何要你选择两门,而不是全修炼,乃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这四门功课,有的只能专修一门。”

    李小道点了点头,露出了认真聆听的表情。

    莫一兮见此心中忽然生出一丝异样,看到李小道这副认真听讲的乖孩子表情,他的内心竟然生出一丝满足,这不又让他有些诧异,暗自纳闷道:“莫非我天生好为人师?”

    挥去了那些无关想法,莫一兮开始正色的讲述四门功课的区别。

    他首先说起了剑术,道:“蜀山的剑术名传六界,蜀山也因此得名蜀山仙剑派,不过剑术始终只是一门辅修的功课,符法也是同样,这二者皆是辅修的招式,而主修的功课则是练气和修道。”

    李小道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道:“是因为只要功力和境界到了,辅修的招式自然就能信手拈来吗?”

    莫一兮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赞叹之色,他道:“修为是容器,剑术和法术就是水,一个一斤的酒坛,就算是装五十年陈的花雕,装满了,也就一斤,要想成大器,就要先把自己变成酒缸、酒窖、池塘、湖泊、直至大海!到大成时,草木竹石皆可为剑,举手投足,无不成法。”

    李小道明白了,这就是金庸武侠小说之中的内力论,似段誉、虚竹、张无忌等人,都是练就了一身旷世内力,然后一举手投足,就算是拈花飞叶亦可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