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 华军挺进北印度,大食海战胜华军

加入书签


中华十六年(1142)春末,大华军从西东两边,先后进入了印度。

印度次大陆在这之前,从未有过统一的国家。事实上,林冲穿前的历史上,是英国人统一了印度,东印度公司才是印度这个国家的国父。

此时的印度,最南端是泰米尔人的潘地亚国;南部和中部是朱罗国,也是印度次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北部则是王国林立,数十个拉杰普特人所建国家你争我夺,你亡我兴。所谓拉杰普特人,是历史上从印度西北进入印度的外来征服者与当地土著的混杂,包括了雅利安人、希腊人、马其顿人、波斯人、塞种人、贵霜人、匈奴人、西突厥人、嚈哒人和古加拉等民族。

在此之前,大华军已经灭了伽色尼国,占据了印度西北的旁遮普一带。西部战区韩世忠兵分两路,主力向东南,也就是德里和尼泊尔方向,偏师向西南,也就是西华海(阿拉伯海)方向。

比韩世忠出兵稍晚一些,东部战区岳飞大军在南洋舰队和南海舰队护送下,从撤地港(孟加拉国吉大港)登陆,向北向西北攻击,目标区域大致是林冲穿前的孟加拉国、不丹、锡金、印度东北、尼泊尔一带。明永路与印度次大陆交接地带,多为原始森林,林冲穿前,抗日远征军就曾因此损失惨重。所以林冲令岳飞直接从海上登陆。值得一提的是,来的路上,大华海军顺带手把南洋半岛(马来半岛)西面的翠兰群岛(安达曼)收入囊中。

大华军在印度的主要困难,不是人的抵抗,而是自然的抵抗。森林、高原、山地、沙漠、湿地,都有很多大华军需要克服的困难。其中艰辛不去细表,中华十六年(1142)九月,岳飞和韩世忠在德里东北五百里的赫德瓦(尼泊尔西北)会师。两军开心欢呼之余,统计了下伤亡,作战减员不到一千,非作战减员超过三千。

以韩世忠和岳飞新占地区为主,大华朝设立了第二十五路--夏西路,和第二十六路—夏南路。

夏西路,位于安西路东南,霍冠路以东,南抵西华海,北至勃律,东接几个小王国。按林冲穿前地理,就是印度西北加克什米尔东南+尼泊尔西端。夏西路路府就在思文城(德里),以纪念梁山好汉,井木犴郝思文。夏西路路长是金毛犬段景住。

夏南路则位于川西之南,明永以西,南抵明永湾(孟加拉湾),北至川西藏地,东临明永路(缅甸),西接夏西路和几个小王国。夏南路路府是彭圯城(孟加拉拉杰沙希),以纪念梁山好汉,天目将彭圯。夏南路路长是美髯公朱仝。

事实上,大华军若要占地,完全可以把印度北部大小王国统统占领了,便是灭了朱罗国也不费劲。但林冲要求的是蚕食,是逐步将当地人向南赶,得给他们留出逃跑空间。所以在朱罗国以北,大华军势力范围以南,还有十几个小王国在苟延,作为大华军和朱罗国的缓冲。

立了夏西路和夏南路之后,世界最高山峰及其所属山脉,就完全成为大华朝的“内”山。林冲将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命名为夏峰,将其所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命名为诸夏山脉。

大华军在陆上节节扩张,却在海上遭遇了一场大败。

大华朝的霍冠路路府,花荣城(伊朗东南临海),大华海军夏洋舰队提举李宝,正和霍冠路路长杨林苦脸对坐。

两年多前,大华海军组建了夏洋舰队,驻节花荣城。李宝成了梁上好汉和太湖四杰之外,第一个担任舰队提举的人。当时的李宝,可谓是踌躇满志,雄心万丈,誓要干出一番成绩来。

大食人原本控制着去往西洋和去往华夏的两头商路,是西洋和大华朝之间海贸的中间商,拿大头的中间商。大华立国后,在林冲的鼓励和督促下,大华商船不但下了南洋,还真正下了西洋。这大食人如何肯?于是便有海贼海盗,盯着大华商船弄,其中不少海盗,实际就是大食国的军船。

为了抵御海盗,大华商船一方面开拓从锡兰跨过西华海(阿拉伯海)去远夏岛(马达加斯加)的商路,自己也在船上多装防御武器;一面向朝廷要求保护。所以才会有夏洋舰队的成立。

西华海(阿拉伯海)过去是大食人的天下,大华海军进入,冲突是免不了的。更何况夏洋舰队就是要保护华夏商船免于大食人的劫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