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大华军制再调整,安南君臣议南侵

加入书签


红河,横穿安南,是安南的母亲河。安南都城升龙城,就建在红河南岸,从升龙城往东,红河分出数岔,直至大海,形成了安南最富饶的地区:红河三角洲。

红河的上有,却远在大华朝的云南路。红河进入安南的那片地区,属于云南高原,崇山峻岭,险峰奇谷,人迹少见,从未有成建制的军队通过这片区域。前者云南土司造反,安南派来助战的,也不是军队,而是周边土人,他们无需供应、装备自给,熟悉地利。

但安南君臣不知道的是,平灭了土司造反后,大华朝投入大批工程兵、劳役营,还有民壮等,修通了从昆明经秀山郡(云南通海)到红河,再沿红河直达边境的道路。

中华八年(1134)正月底,大华军从云南,沿红河杀入安南。安南主力在南面的占城,剩下的,要驻节都城;要防范大华海军;要防备大华军从广南路南下,所以西北方向几无军力。大华军的主要对手是地利和土人。

在工程旅和工兵的奋力支持下,二月底,关胜引第一军和一个山地师三万多人马,杀到了升龙城下;与此同时,岳飞引第七军和一个山地师,跨过边境,杀入安南边境;大华海军的南海舰队,护送花荣第五军,在安南北部武安州(海防)登陆;晁盖和吴用,率栾廷玉的第九军和曹正近卫师还有龚旺海岛师,在东海舰队和黄海舰队的护送下,登陆占城北部的沱灢(岘港)。

晁盖这次从鲁智深手上,抢得南下安南的活儿,用的理由是涉及战后大量移民,要事先实地考察,正好兼了战事统帅的活儿。鲁智深洒脱,只要林冲不再亲临前线便可。林冲知大华军实力强劲,便安排吴用辅助晁盖,想也不会有大差错。何况晁盖又发誓这次真正是最后一趟临阵,以后再不了。

会安,占城中北部的一座小城。会安与沱灢之间,有一座小山,名曰五行山。从占城往北的两条官道,汇聚于五行山的西山脚下。

占领了占城都城毗阇耶后南下与真腊**队对峙的杨英珥,接到安南狼主李阳焕的急令:大华军杀到升龙城,赶快回师安南,抵御入境的大华军。

杨英珥大惊,急忙收聚南下的安南军兵,留了一万驻守毗阇耶;又遣三千骑兵,先行急归;其余十万余人,随后北上。

看着逶迤前行的队伍,杨英珥也很无奈,原打算半个月赶回安南的,如今十来天了,走了一半路都不到。

杨英珥恨道:“这些杀才,一天连五十里都走不到,可恶!”

旁边一位参军道:“军士们皆担心家乡,不是不愿意走快,实在是身上东西有点多了。”安南军连破占城,特别是打下毗阇耶后,缴获太多,很多人前胸后背皆是财物,这还是杨英珥逼着军兵们轻装后的状况。

杨英珥怒道:“叫他们扔掉重物,有几个听了?”

那参军暗道:“你自己东西拉了二十几车,却叫军兵们扔掉财物,呵呵。”

之前有个参军,叫陈尚全,建议杨英珥将自己的财物精简,给军兵们做个榜样,也好腾出大车畜力,杨英珥表面称善,腾出了两部车子。第二天便将那参军给支应去前锋军探路去了。自此之后,再没人敢不识时务了。

此时的陈尚全,正躺在五行山底的一块大石上,晒太阳。他被杨英珥踢来前军,前军统领领会了杨英珥意图,便将陈尚全发配至最辛苦和危险的哨探队。

如此陈尚全又怎能尽力去做呢?恨都来不及!这日他带了一队哨探出来,出得三五里,便找了这处好地儿晒太阳。初春时光,依旧小冷,晒晒太阳,身心舒懒。

上行下效,那几个哨探四下草草看了看,便围坐到陈尚全身边,在阳光下打起了瞌睡。

刺溜一声,一只野兔从坡上划过,将陈尚全一行都给惊醒了。几个人骂骂咧咧,又要瞌睡,其中一人忽然问道:“陈参军,您见多识广。这回我们能将大华军打败吗?”

陈尚全冷笑一声:“你们想想我们南下时是怎样的,再看看现在是什么样子,就知道了。”

一个哨探道:“陈参军说的是,全军上下,人人都护着自己的财物,真要大战,恐怕难有胜机啊!”

陈尚全点头:“大帅自己,好东西就拉了二十多车,我谏言他砍去些,便是被发配哨探队的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