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我屁事

加入书签


  左良玉看着张承宠的样子就来气。

  谁他吗的不知道你跟短毛有勾结?还跟我拿架子!老子发起狠来一刀砍……

  想想就算了,真砍了张承宠,左良玉估计自己也没活路了。不过认真琢磨一下,他张承宠一个废人还有什么利用价值?

  左良玉寻思,就算弄死他,大不了再去跟短毛服个软,未必会被追究。

  短毛是办大事的人,不会在这种小事情上一根筋。何况,前次短毛还给左良玉送了批金银珠宝。可见他老左在短毛眼里还是有些地位的。

  所以,左良玉并不是一定要通过张承宠去跟大顺军买路,他自己完全有渠道直接跟短毛勾勾搭搭。

  他之所以要送给张承宠三百两银子,无非是拉个交情罢了。并不是少了他张承宠就办不成事情。

  可惜眼前这条老狗不识抬举。而且居然给出了个瞎主意,由黎城翻越太行山?

  纵然左良玉对上党形势并不是太熟,但他早知道黎城知县就是大顺的傀儡。

  他也压根不信张承宠说的陵川县这边太行山里有上万大顺军,倒是黎城那边确实起码有六七千人。

  左良玉要是冒冒失失跑过去,那才会被吞的渣都不剩。

  他不知道是,大顺之所以在那边有重兵,一来是要看守太行八陉之一的釜口陉,另一个更要紧的原因是那边山里有个黄崖洞兵工厂。

  反正,张承宠这条老狗不靠谱。

  左良玉一咬牙,把桌上那张银票又收了回来。

  他起身拱手,“不打扰指挥使静养了,左某告辞!”

  张承宠笑了笑,抱拳,“恕在下残疾之躯,不送了。”

  左良玉心里冷哼一声,嘴上客气一句,转身离开。

  ……

  其实左良玉算幸运,近水楼台,知道大顺军进入了上党,可以提前做一些应对准备。

  远在武乡县的尤世禄连半点风声都没收到。

  当然,以这位老油条的德性,他也不会跟农民军死磕。把王自用等人赶去辽州后,他没追过去,而是在武乡县驻扎下来。

  再者没钱没粮,尤世禄也确实打不动了,需要缓一缓。

  上党北面全是山区,穷的没法说了,根本筹措不到多少粮饷。

  所以,尤世禄在武乡一修整就是半个月,甚至连辽州被流贼打下来都没搭理。爱咋咋地吧,反正没钱没粮休想让我动起来。

  “……朝廷迟迟没拨下军饷、军粮,我实在是没办法啊。”尤世禄向在座几人大倒苦水。

  魏云中叹口气,劝道:“老弟遇到的难处我全都明白。不过呢,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总不好眼睁睁看着辽州被流寇荼毒坐视不理。”

  老魏是武乡人,前宣大总督。

  崇祯四年,王嘉胤从陕北过黄河占据了山西的河曲县。

  不只是曹文诏、杜文焕追过了黄河,宣大总督魏云中也带兵到了河曲。

  半年后王嘉胤战败逃走,河曲被明军收复。这本来算一桩功劳。虽说花的时间是长了一点,那没功劳也有苦劳啊。

  谁能想到随后陕西流贼一窝蜂的全进了山西,还都跑去上党跟王嘉胤会合了。闹的天翻地覆。

  崇祯帝大怒,当即让宣大总督魏云中回家养老去了。

  老魏回到武乡也没闲着,仍然忧国忧民,时刻关注着时局变化。

  他知道流贼一时半会儿剿不灭。而武乡县的城墙坍塌,关防破损,难以御寇。他便出资修筑城台,整饬城防。果真起了作用。

  流贼前后来了三次,无功而返,城内百姓赖之免受侵扰。

  魏云中当然知道尤总兵面对的难处,但是仍然要劝说对方以大局为重。剿灭流贼是第一要务。他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上疏为尤总兵请功。

  尤世禄心说,你他娘的连自己位置都保不住,还给我请功?我信了你的邪!

  当然,面子上他还是要感谢一番,顺便再发发牢骚。

  陪坐的程启南也劝道:“尤总兵,如今我军援集,流贼旦夕可灭,千万要把握住机会。”

  程启南是嘉靖年生人,比魏云中大着二十岁,简直可以说是两代人。可这两位老乡却是同榜进士。

  老程先任襄阳推官,跟万历皇帝派出的矿监税使勇做斗争,就是不交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