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安排在崇祯帝身边的间谍

加入书签


  有朝一日,坐在金銮殿上,下面数百个金发的、碧眼的、白色的、黑色的……三跪九叩山呼万岁,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不提外国佬了,就是内部,李自成何尝不想让千千万万人全部跪在脚下膜拜?

  那场面,那成就感绝对当场爆棚。

  但是,人人平等的概念已经吹出去了,废除跪拜礼也是李自成亲口说的,总不能打自己的脸吧?

  “这个礼仪么……”

  李自成吞吞吐吐,“跪拜,是不成了……洋人必须跪,咱自己人作揖就好了……”

  王铎看着大统领那样子心下感到好笑。你就装吧!既然想留个牌坊又何必如此犹豫不定?

  “大统领,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君父接受子民跪拜,实乃天经地义。退一步说,拜他朱由检自然不情愿,但是大统领让全天下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恩重如山,情同父母再造,当得起臣民跪拜大礼。”

  李自成纠结了一下,终于摆摆手,“算了算了,此事不用再提。人人平等不是一句空话。我大顺号称要格命,格命不止是朝代更替,还是革故鼎新。在我大顺治下,前代糟粕一概废除。”

  言出必行。反反复复的人干不成大事,那只能坏了自己的公信力。

  此时李自成有些为当初的莽撞而后悔。他娘的都当皇帝了,都三妻四妾了,还非得扯个遮羞布干毛啊?保留个跪拜并不算什么出格的事,这年头绝对是理所当然。反倒是废除跪拜让人诧异。

  失策了!

  王铎察言观色,知道短毛言不由衷,于是急忙再劝:“大统领,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朱元璋……”

  李自成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

  王铎拱手赞道:“大统领天质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下之如汉宣之励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无敌,宋仁宗之仁恕,举一节可取者,大统领优为之。”

  李自成心说,好一个马屁精,当老子没念过书吗?海瑞的早已慕名拜读过了。

  王铎心说,我有自知之明,我承认没啥真才实干,就算短毛给个巡抚位置我也肯定干不来。我就能动动嘴皮子拍马屁,再提一些大而无当的建言就行了。以后给个御史做就不错,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很容易的,别让我去解决问题。

  大统领看样子应该比嘉靖英明十倍,不大会对言官下黑手。

  海瑞曾给嘉靖皇帝上——“……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汉文远甚……”

  海瑞胆子很大。说是“放嘴炮”肯定算抹黑,但就政论而言,水平有限。

  看看秦汉唐宋那一票政论文,从盐铁论到封建论,思想性、深刻性、影响性都不是一个量级。

  当然,也与作者自身层级有关系。秦汉唐宋的政论文作者,都是啥宰相尚书枢密使之类,基本都是身居高位,对于国家时局的把控剖析更加清晰,更能切中时弊。

  海瑞则是知县出身,上时刚从知县被选拔为户部云南司主事不久,根本没在中枢待过。

  洋洋洒洒3000字的,大段大段的犀利言辞,说来说去就是指责嘉靖皇帝一个沉迷道术不上朝,在国策上也没什么高屋建瓴的提议。

  海瑞本人没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封建官员和知识分子的道德品行模范。他那种风格的官员很少见——大明清廉的官员不多,刚直的官员也不多,无党无派的更少,而海瑞三者兼有就更加少见了。

  被称为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当时的社会环境,上这道奏疏就是捅破天,万马齐喑时的一道霹雳。但它没表现出来什么政论水平,思想性究竟差些。

  王铎认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什么尚书、首辅的当然想做一下过把瘾,但以自己的姿势水平,根本拿不下来那位置。

  他都四十多岁的人了,难不成再去从知县慢慢干起学习庶务?当知县都是想多了,尤其短毛制定的恶心政策,堂堂进士想升官也要从胥吏衙役做起,成何体统?我天下知名的人物去伺候知县老爷?丢不起那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