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书生轻议冢中人

加入书签


  张友三是张宗衡收的养子,其实说白了就是个关系稍微亲近一点的家丁。都未必能算是真正心腹。

  李自成看完他送来的信,开口道:“回去让你家老爷准备好,午后三刻,我准时开炮进攻。”

  张友三躬腰道:“大统领,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李自成看了看左右,回了句,“都是我的身边人,没什么可瞒的,有话直说。”

  张友三犹豫了下,开口道:“我家老爷还有句口信,想,想和大统领借五百石粮食。”

  “……”

  好在大统领的亲兵训练有素,没发出笑声。

  李自成一思索,对方是玩无间道呢,还是真的要虚应付差事,准备养寇自重?

  先不管他耍什么花样,反正只要等李过带着兵一来,张宗衡就没后路了。拖延时间对我没坏处……

  可是曹文诏又跑了,那家伙三心二意,多少是个隐患。李过要是在半路遇上老曹,后果难料啊。

  李自成犹豫不定。

  到底要不要跟张宗衡彻底摊牌,他要么就此上船要么提前去死。

  曹文诏多少还能打个仗,顺便他还能把猛将侄子曹变蛟带过来。对他要宽容一些。

  张宗衡的用处有限,带兵不行,顶多也就是出任个地方知府。原历史线他过两年就要被罢官回家,然后清兵打到山东,张老汉家的县城被攻破,他阵亡了。操守还行吧。

  李自成有些拿不定主意。

  张友三看到大统领沉默不语,又出怀里掏出一个信封。

  “我家老爷有借条在此。”

  “又是借条……”

  李自成接过来一看,好嘛,还是跟卢象升的做法一样,上面光秃秃只有几个字,不署名没盖章。

  “这样吧,五百石粮食照样给,借条我就不收了。你回去说一声,让那几千大兵给垣曲县干点活,修个路挖个渠之类。”

  “这……”

  这可实在出乎意料了,张友三不敢做主,只得跑回去报信。

  张宗衡也觉得意外,不过想想短毛在各地的做法,倒是也能理解了。

  要说改善民生这一条,大明还真没一个流贼做得好。

  比如怀庆府,虽说现在入冬了,但是那边各地修路挖渠干的热火朝天。一切相关开销全部由短毛出。

  短毛自己哪有钱,还不是抄其他大户得来的?

  张宗衡有时候想到这一点会感到非常愤怒,凭什么让一个流贼收买人心?

  不就是抄家吗,多简单的事?

  只要崇祯皇帝一声令下……

  那可不得了,满朝文武大臣九成九都要跳反了。第二天就能换个新皇帝上去。

  朱由检大帝很果断,想弄谁就弄谁,但是,这不代表他可以为所欲为。

  他可以弄完张三弄李四,也可以同时弄张三和李四。还可以分别动张三们和李四们,可惜不能同时把张三们和李四们一网打尽。

  张三和李四就相当于组成一面墙的砖头,少那么几块砖头不影响大局。

  流贼乱起,大厦地基已经不稳了。这其实也不打紧,只要上层建筑足够坚固,倾斜一些没啥大问题,至少还能住着仍然可以为主人遮风挡雨。

  然而,要是同时拆掉所有墙壁,那房子立马就垮塌了。

  天下的土豪劣绅就是大厦的四面墙壁。他们允许少几块砖头,但不能让崇祯把所有墙连根砸了。小命要紧,谁动墙谁死。

  李自成本来就要推平旧房子盖新房,砸墙自然无所谓。

  可崇祯做不到啊。他就那么一间祖传破房,墙塌了房倒了,他就被砸死了。何况他只靠自己那小身板,扣几块砖头行,但他轮不起大锤,砸不动墙。

  朝廷里能看出问题的人,能提出问题的人很多,可是谁都无法解决问题。

  他们只能一边痛心疾首,唠叨着国将不国,一边赶紧薅羊毛,纷纷往自己兜里装银子。

  明末的大环境就是如此,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宣大总督张宗衡自然也不是白莲花。马士英上任个宣府巡抚还要送出去六千两银子的“潜规则”,宣大总督这把交椅的价格肯定更贵。

  你说老子就是不同流合污,就不理会“潜规则”如何?

  那你首先就升不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