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钱难赚

加入书签


  沈家多方押注能理解,李自成也不怪他。倒是他能坦白内情令人挺惊讶。就不怕短毛削他?

  大统领反过来又安慰小西儿,说要是将来革命形势大好,那边的人给你算潜伏人员,一样有功。

  沈一石感动的直抹眼泪。

  接下来两人又谈起开店的事。

  李自成准备在沁水弄个钱庄试水。

  当下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大概是存款、贷款、银钱兑换、倾销银锭等。

  存款业务很少。

  小门小户往往家无隔夜粮,没得存;中户积攒个百十两银子,没必要存;大户人家都挖地窖了——土豪们把钱交给外人保管是不放心的。

  而且现在存款又没利息,还要倒贴保管费。

  贷款就不好说了。有的钱庄不经营,有的占比很少,有的算主业。

  银钱兑换是大部分钱庄的主营业务。

  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铜钱,而市面上通行的钱币有无数款。除了历代朝廷发行的官钱,还有乱七八糟无从统计的私铸钱。

  大明官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

  “永乐通宝”就比粗制滥造的“洪武通宝”值钱。

  同样是“万历通宝”,因用料、做工、产地和年代不同,又分七八种版本,价值又不一样。

  “天启通宝”更有五十多种版别。

  总之,老百姓用个钱太麻烦了。

  由于钱类庞杂,轻重不一,成色各异,版别之分,银钱比价差异大变动多等等原因,所以钱庄里一般兑换业务占比较大。

  也有些钱庄以开炉倾销银锭为主,相当于银炉。用来铸造统一成色的银锭。

  这是因为即便是白银,同样是一两重,也因为成色差异会导致价值不同。

  比如说一只重五十两的银锭,如果成色好,可以当作五十二两四钱来用,就被称为“二四宝”;如果能多值三两白银,这只银锭就会被称为“足宝”或“足色”。

  还有些钱庄提供庄票,类似于纸钞。

  依据钱庄的实力和名气,庄票通行的范围大小不一。有些小钱庄、小商户发行的票子隔了两条街就不被承认了。

  听到这里,李自成问,“庄票就不怕有人作假吗?”

  沈一石解释道:“纸片上面有各种花押、印鉴、暗记,只有本庄掌柜才能通晓底细。外人很难仿制的一模一样。”

  为了给大统领科普,他拿出两张巴掌大的纸。

  一张是钱庄庄票,一张是“大明通行宝钞”。

  “商号一旦关张倒闭,庄票便成了一纸空文,毫无价值。这张宝钞也差不多……”

  宋代时就出现了纸币,称为“交子”。元、明两代继承。

  早期朝廷还能以银为本,虚实相权。等尝到发钞甜头后,很快就开始大肆印行。

  尤其我大明,只管发钞不回收,不允许纸钞换银子,国民纳税也几乎不能用纸钞。这种钱有屁用。

  所以“大明宝钞”面世后一路贬值,又发新钞换旧钞,再次飞速贬值。再加上假钞泛滥,嘉靖年已贬值四千多倍,纸钞终于玩不下去了。

  早先的元末明初人叶子奇就说了,元朝纸币的流通“用以权百货轻重,民甚便之”。它的失败是“去非其法之不善也,由后世变通不得其术也”

  意思就是纸钞很好,是你们没玩好。然后明朝也走了老路。

  叶子奇说,“欲立钞法,须使钱货为之本。如盐之有引,茶之有引,引至则茶盐立得,使钞法如此,乌有不行之患哉?”

  “以钱为母,以引为子,子母相权,以制天下百货,出之于货轻之时,收人之货重之日,权衡轻重与时宜之,未有不可行之理也。譬之池水,所入之沟与所出之沟相等,则一池之水动荡流通,而血脉常活也。借便听入之沟虽通,所出之沟既塞,则水死而不动,惟有涨浸淫,而有滥筋之患矣,此其理也。”

  叶子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纸币的玩法。

  奈何皇帝们不搭理啊,一发钞就停不下来。空手套白狼实在太香了,无法抵挡的诱货,至于将来,谁管他呢。

  曾担任明英宗朱祁镇礼部左侍郎的刘定之,在大明宝钞不断贬值时,仍对纸币持肯定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