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只有杀!-第2/2页

加入书签
  “所以,此时关键问题就在于:他们所求的巨大利益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单纯的降职、罚俸,还是无法惩治他们的野心、无法为大盛朝延续国祚?

  “为什么一定得杀得人头滚滚,才能刹住这种趋势?”

  这个答案并不难,所以楚歌也几乎是瞬间就想到了。

  “权力。

  “他们要从皇帝手中抠出权力。

  “每个文官的终极目标都是架空皇帝,成为无冕之王。而整个官僚系统,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尝试着瞒过皇帝,为自己谋求利益。

  “盛太祖处置这件事情的方式,会给这些官僚士绅,反馈一个特定的信息。

  “盛太祖已经垂垂老矣,离驾崩不远了,体力、精力乃至判断力,都已经大不如前。

  “所以,如果盛太祖什么都没说,任由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那就说明盛太祖已经没有任何精力去处理这些事情。

  “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无力处理,那其他的事情呢?岂不是也完全没有精力去处理了?

  “到时候官员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大胆施为。

  “甚至等新君登基之后,还可以顺理成章地让这件事情成为‘祖制’。

  “他们会说,想当年,太祖皇帝时就曾只录南方士子,说明太祖是默许的。那么新君继位以后,这些文官继续只录南方士子又如何?似乎也没毛病。

  “到时候,他们恐怕只会变本加厉。随着南方士子越来越多,朝中党派全都被特定的人群所把持,后世的皇帝还能不能压得住他们,可就不好说了。

  “如果盛太祖只是降职、罚俸呢?

  “其实结果也差不太多。官员们依旧会认为太祖已经提不动刀了,这麼严重的事情竟然只是降职罚俸,那我们以後做一些相对轻微的事情,岂不是随便来?

  “毕竟皇帝已經晚年昏聩,不见得能发现;即使发现了,也无非就是降职罚俸而已,惩罚与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如果盛太祖能多活三十年,那倒是可以从轻处罚。反正还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变革整个体制,将南北榜的录取比例固定下来。

  “但他已经没时间了,随时有可能去世,而一旦他死了,处理这件事情的办法就会变成一个明确的信号。

  “所以,只有杀!

  “因为只有大开杀戒,才能让这些官员畏惧,才能给后世的皇帝留下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科举取士必须南北兼取。

  “官员尝試着控制科举、进而不断培植自己的党羽,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到了中后期总会难以挽回。但盛太祖的做法,至少在王朝初期尽可能地刹住了这股歪风邪气,尽可能地延长了大盛朝的国祚。”

  想到这里,楚歌不由得轻叹。

  果然,历史上的那些英雄人物的做法,背后都是有深层原因的。

  很多人说盛太祖借南北榜案杀了几个大儒,好像是多么十恶不赦,可实际上,这些人干的事、产生的实际后果,只杀头已经算轻的了。

  他拿过奏折,在上面写了一个字。

  杀!

  确实,除了杀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盛太祖给出的标准答案上。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他的分析毫无意义。

  因为这只是他扮演皇帝身份的盛太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之后还有更多的难题在等着他。而分析这个题目,对之后的解题,很有帮助。

  楚歌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态,继续分析接下来的案件。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