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3/4页

加入书签
    随着时间的推移,倭国的战争情况其实并不利于大明。

    其中最为主要的并非是在战争层面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士气的问题。

    这等异国他乡的环境,偶尔来个小地震,小风暴啥的,便让大明的战士有些吃不消了。

    而且倭国的武士,在没有正面对抗的情况下,最喜欢搞的就是丛林游击战,这对于大明远征军的损伤不大,但却很是烦人。

    时间一长,不少将士的性情变得有些暴躁,毕竟去的多数都是一些武人,文人比较少,这也让跟治下的倭国百姓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

    教化,是一个长期的时期,并非是说短期内就能解决的问题。

    不过虽然有这样的征兆,至少要对倭国进行几次大规模的作战,才会看接下来的安排事宜。

    当朱英回到坤宁宫的时候,他明白现在对于工头这边,已经没有说改教的可能了。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证据的问题。

    不过有时候,证据也并非是那般重要吧。

    关于这一点,自然朱英也是汇报给了老爷子知道。

    现在的朱元章,对于商业上的发展已经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当熟悉了大孙的一些商业套路后,不说加以创新,至少在维持目前的商业方向来说,朱元章已经非常有心得了。

    尤其是在对海外贸易的一些安排上,许多的细节要求,比如指定的相关规定,制度,章程。

    几乎都是由朱元章亲自动手操盘,当朱英看到这些详细的时候,这才明白老爷子的智慧了。

    比之朱英自己的一些想法,朱元章的一些制定的规矩,虽然显得严苛了一点,但却可以更好的维持海贸体系的发展。

    而在工头的事情上,朱元章也讲述了自己想法给大孙参考。

    总体上朱元章还是希望大孙能够自己定下决策。

    他并没有直接的说,而是告诉了大孙一个道理。

    “在咱看来,民本身就有两种,刁民及善民。”

    “善民不刁,虽说是老实本分,但却欺软怕硬,为了一些希望,从而甘愿忍受,但若是把他逼到绝路上,自然就会彻底的放开一切。”

    “在这个时候,善民和刁民,自然也就没了区别。”

    “刁民不善,欺霸他人,可为自身利益不择手段,但若是遇到了更强之人,刁民自然也就变成了善民。”

    “在对待百姓这方面,不能一味的予以好处,当知斗米恩,升米仇,大孙给的多,自然就给了别人有机可趁。”

    “若是这工钱对于每一个百姓来说,一分一厘都是相当重要,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了这般现象了。”

    老爷子的意思,其实朱英的心里是清楚的,便就是取消关于工人最低月钱律法的保护,或者说降低。

    当每一文钱都变得重要的时候,那么这些工头,自然就会被其他的工人所冲垮。

    可这并不是朱英想要的。

    看到大孙默不作声,朱元章哈哈一笑,道;“咱便是知道,大孙不会这般做。”

    “咱方才说的,是官员治世之道,是儒家的手段,可这不是咱皇家的手段。”

    “这天下,是咱爷孙俩的,既然大孙定了规矩,朝令夕改,岂不是平白丢了自己的颜面嘛。”

    “就咱来说,这些事便也简单,谁若是敢坏咱的规矩,谁就给咱去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