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不仅造反,还称帝了-第2/4页

加入书签
  “根据锦衣卫传来的情报,在此之前,虽然田九成等人和蒙古人有很密切的往来,但暂时没有造反的打算。”

  “因为那边过于偏远,朝廷这边也很难顾忌到,加上土著众多,便也一直没有整治。”

  “而这次的造反,便就是因为殿下此次对苏、松地区治安厅的安排,让田九成等人,或者说田九成背后的密谋者们感受到了危机。”

  “田九成在这些幕后之人的催促下,这才会急忙造反。”

  听到蒋瓛的解释,朱英也明白了很多。

  其实抛开规模不谈,像是农民起义这种,从洪武元年至今,大小已经有数十次之多。

  上一次大规模的起义造反,还是在洪武十六年的时候。

  江西龙泉、永新山民聚众反明,其首领自称“顺天王”。

  都指挥同知戴宗仁率兵镇压,失利。

  朱元璋即命申国公邓镇为镇南将军,临江侯陈镛、济宁侯顾敬为左、右副将军,率十万军兵进击。

  明军人多势众,很快击败起事者,俘其众无数,平息两地起事。

  像这般大的规模造反,一般部署在各地的锦衣卫,很早就盯上了,所以大明才能迅速的得到极为具体的情报。

  而田九成这里,倒算是个突发事件。

  朱英皱眉道:“没可能呀,若是蒙古那边,江南地区的治安厅,他们怎能这般快得到消息。”

  “再者说了,即便是蒙古人得到这消息,也绝对不会清楚其中利害,从而如此果断,且目前也只有江南地区才有安排。”

  “看来,在这幕后,绝不仅仅是只有蒙古人作祟,且还有大明内部的人,在帮忙传递消息,甚至是参与其中。”

  “这些人,照孙儿看来,很大可能和江南地区的人有关,也只能是江南地区。”

  朱英一边说,一边分析道。

  不管江南地区如何,但终归算得上是目前大明最出人才的地方。

  朱英从来不会高估自己,也不会低估古人的智慧,自己的治安厅策略下去后,定然会有聪慧之人,分析推测往后的各个可能。

  当这个可能被他们推导出后,必然就会引起警觉和反抗的对策。

  所以老爷子才会说,他们的突然造反,和自己脱不开干系。

  朱元璋听着朱英的分析,心里头都已经有些震惊了。

  仅仅只是通过只言片语的线索,大孙几乎已经将整个事情的前后关系,快要都完全的梳理清楚了。

  朱元璋看蒋瓛轻轻点头示意。

  得到陛下意会的蒋瓛,再次说道:“殿下真是聪慧,若不是臣看了奏报,是绝对想不到这么多,也这般你全面。”

  “正如殿下所说,这幕后主使者,不仅仅是蒙古人,还跟江南地区的大商人,大地主有着很深的勾连。”

  “这田九成之所以敢直接称帝,一则是有蒙古人提供的战马,甚至还有火器等物。”

  “而在钱财上,田九成也并不稀缺,很多江南地区的富绅,对其大力支持,数之不尽的金银财宝,统统给送了过去。”

  “其中还有大量的粮食,所以田九成才会有这个胆子,直接冲击陕川边关要地。”

  “那些江南地区的诸多人员,很早前就被我们锦衣卫关注到了,只是幕后之人小心得很,弟兄们查到的,都是一些表象功夫。”

  “还未等钓到大鱼,没成想就直接行造反之事了。”

  蒋瓛的话让朱英知晓,锦衣卫在大明全国各地,都有很深的情报组织机构,大部分的地方官员,都处于锦衣卫的监视之下。

  也难怪,早些年朱元璋处死大量的贪官,很多地方天高皇帝远的,也依然没有逃过。

  这其中锦衣卫定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朱元璋此时说道:“目前这些匪徒已经成事,倒也不是很好打了,尤其是据守险地,若想打下,须得备军三十万方可。”

  起三十万大军去打田九成,其实这个数还算少了。

  据守险地的田九成,但凡真的懂兵事,即便面对三五倍的大军,也丝毫不慌。

  其实就这方面,已经不仅仅是大明跟田九成之间的对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