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改革

加入书签


    “木兰姐,还要麻烦你再跑一趟,把打出这把刀的那个铁匠带过来,我有很重要的事要交代他。”

    拓跋焘此时有一个想法,这个人既然可以把唐刀做出来,就是不知道他除了铁器还会不会其他,如果会的话,自己以后一统天下的兵器就要靠他了。

    花木兰离开后,拓跋嗣和拓跋焘继续在御花园逛着,继续说着刚才还没说就被打断的话。

    “焘儿,你现在对大魏的局势有什么看法?你尽管说,朕不会说什么的。”拓跋嗣犹豫了一阵,终于决定开口了。

    “父皇,儿臣还没接触过朝堂,所以对内政很不熟悉,但是我能看出来,萧丞相,花将军还有王军师对父皇你是绝对忠诚的。”

    拓跋嗣点点头:“你继续说。”

    “国内的形式,我觉得总体来看还是不错,应该不会发生内乱,需要重视的是对外的局势。

    现在是一个乱世,群雄并起,纷争不断,所有人都想一统天下,我们也是四面受敌,北面有柔然对我们虎视眈眈,想要彻底取代我们。

    东面的刘宋,西面的梁国,还有南边的陈国,齐国,周国对我们都处于敌对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开战。”拓跋焘认真的分析,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对这一切特别清楚。

    “不错,确实是这样,不过焘儿,我们大魏不仅仅只有外患,还有内忧。

    现在朝堂上的这些大臣,已经分成了两拨,一拨就是你刚才说的萧逸,花力,王伐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开国元老,他们是誓死效忠大魏,也是坚决拥护你成为储君。

    不过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少,好在他们的权利大,没人敢说什么。”拓跋嗣说到这,语气生冷了很多。

    “父皇,难道说……”

    “不,朕不是那个意思,他们都是忠于大魏,但具体为谁尽忠可就不一样了。

    除了他们几个,其他的都被丽妃和你那个不争气的弟弟给收买了,死心塌地的愿意让拓跋绍成为储君。

    焘儿,你以后的路可是很艰难的,你怕吗?”拓跋嗣对待拓跋焘和拓跋绍兄弟俩的态度从对他们的称呼就能看出来。

    “不怕,既然如此,我就与他争一争”拓跋焘也没想到,穿越过来竟然也面临着兄弟相残的皇位之争。

    “焘儿,那你说我们大魏有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拓跋嗣这一句话差点把拓跋焘问蒙。

    “能,不过现在不行,需要进行改革。”拓跋焘很坚定的说,有系统,还有后世的理论,他有信心一统天下的。

    “改革?”拓跋嗣脸上的表情很丰富,他以前从未听过这个词。

    “就是变法,根据我们大魏现在的情况,我已经有了计划。

    变法要从富国和强军两个方面同时进行,首先是富国,战争需要强大的国力做支撑。

    我们处在黄河流域,水源充足。气候不是很恶劣,适宜农作物生长,第一点就是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估计他们积极生产,允许农民随意开垦荒地,每年只需要缴纳总数的五分之一的粮食作为税,剩余的全部归他们所有,他们干的越多,自己能得到的粮食就越多,每家开垦的荒地要及时向当地官府汇报,不得私自开垦,土地不得买卖,不得抵押。

    在各州郡设置专门管理田地的部门。”拓跋焘根据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家庭联产土地责任承包制,提出了这个想法,一旦在北魏全面推行,用不了几年,北魏全国的粮食产量就能达到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拓跋焘顿了一下,继续说:“第二点,取消人头税,鼓励生育,每家每生一个小孩,奖励三两白银,现在打战拼的是人,只要粮食足够,再多的人也能养得起。

    每一年进行一次人口数量统计,对避难过来的其他国家的人我们一视同仁,全部接受,只要确定他们不是帝国的奸细,就能成为我们大魏的公民。

    第三点,大力发展商业,增设商业税,鼓励百姓经商,借助丝绸之路,加大和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吸引西域商贩来魏国经商,在丝路的出口雁门关设立收费站,向进出关口的各国商队收取关税,关税的计算就按货物的重量来算,一百斤货物收五文钱的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