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无垠潮汐

加入书签


    同等体积下,电池容量提升10%,带来的不仅仅是容量的增加,更是全方位、均衡式的提升。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星云科技在绕专利上是一把好手,靠山寨起家,无所不寨,  还能超越原创者。

    实际上各个领域都差不了多少,国产电池四大巨头在绕专利上同样是资深专家,不绕没办法啊。

    别人要么不给他们用,要么收取天价专利费,只有自已研发,自主创新,才能打破这样的局面。

    别人用硬皮包电池,  他们就用软皮包,  别人设置了额定值范围,  他们就把电池做到这个范围以外。

    看着这样的方式,他们才能进入市场中去和国际巨头竞争,在取得一定的收益,再投入到研发中。

    “这不仅是科学理论的追求,还是对科技,对未来,对新世界的追求!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刘大郎看着高国鹏在台上慷慨激昂,人都麻了,单看表面,  谁能想到高国鹏并不懂任何电池技术?

    但这并不重要,  曾经有一个混迹职场的大佬跟他讲:在职场中,  你像什么,比你是什么还要重要。

    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再慢慢去提升,而真正的运筹帷幄者,  只要站在那里就是权威,  就是决策者。

    当然,高国鹏并不算真正的决策者,但毫无疑问,他在这场发布会中,起到了一个导向性的作用。

    创新性的锂电池技术,尽管还是ppt,但给新能源行业带来的震动毋庸置疑,量产是早晚的事。

    发布会结束后,尽管星云科技已经在尽量降低存在感了,但还是被各大主流媒体给扒了个底朝天。

    “一项能真正掀起新能源革命的锂电池技术,居然是手机厂商研发出来的?点击下方查看详情…”

    可惜,想带星云科技的节奏,他们还是带不起来,况且普通人看来,锂电池技术有什么大不了的?

    大家天天沉浸在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幻想当中,并不了解基础的新能源行业中想突破技术能有多难。

    所以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有把a级锂电池量产,让普通人切实感受到才行。

    这也是比亚迪的下一个目标,把a级锂电池用到自己的小轿车上,  把同行的电车按在地上摩擦!

    跟当年星云科技官宣nil纳米压印技术时一模一样,  明明技术很强,但就是无人问津,无人看好。

    直到后来星云科技的第一款长庚芯片出来后,大家才纷纷意识到,所谓nil技术并不是纸上谈兵。

    nil技术是一项真的能减少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技术,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推广到世界。

    要不然星云科技的体量至少要比现在高两个级别,刘大郎知道这不可能,唯有寻求更高突破才行。

    相比于手机行业,汽车行业的鄙视链会更严重,主流国际手机品牌在华夏市场中只有苹果和三星。

    而汽车行业就不一样了,德系、日系、韩系、美系、国产一大堆品牌,而国产汽车的地位最惨。

    80%以上的人都认为,进口>合资>国产,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刘大郎不是业内人士,并不了解。

    他只知道一件事情,用造手机的思维来看,当一个品牌没有多少溢价空间时,就必须把对手卷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