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觉华岛

加入书签


  航途漫漫,一路顺风,六日后船队抵达山东登州靠岸。

  大明为征战辽东,在山东登州地区修建了仓库,如遇敌军围城,船队就能将粮食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到沿海地区,当然也包括宁远。

  沈廷扬搞海运援辽,几次都是从登州出发,对此流程十分熟悉,停靠登州便带人往船上搬运粮草军器。

  徐煌没有下船,负责船上守卫。

  持续了半日,第二批粮饷物资装船完毕,船队再次扬帆出发。

  按照以往的路线,在登州,候东南风转粟至天津,又候西南风转至宁远。

  然而这次,沈廷扬经过计算,以及对海况的观察,命船队直接从登州直输宁远。

  自洪承畴被围松山,辽东局势恶化,朝廷征调江南粮草,以最快速度运往辽东。

  沈廷扬深知,松山城中即将粮食殆尽,如不速速将粮草运至,恐会酿成大变!

  ......

  觉华岛,有一主岛和三小岛,分别为磨盘岛、张山岛、阎山岛。

  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孙承宗主持辽东防务,既经营宁远城之筑城与戍守,又经营觉华岛之囤粮与舟师。

  早在唐代时,觉华岛就被开发,其北边海港,称为靺鞨口,已为岛上要港,出入海岛咽喉。

  天启年间广宁失陷后,御守重在宁远城,明朝军用粮料,储之海岛,觉华岛成为明军的一个囤积粮料的基地。

  操江水师船队正在这片海域缓缓航行,依沈廷扬的命令,陆镇海派部下四处警戒,以防有清军舟船出现。

  好在清军没有水师这个兵种,船队抵达觉华岛还算顺利。

  福船甲板上,众兵精神萎靡,两眼无神,晕船加北方异常寒冷,冻得他们全无精神。

  当看到愈来愈近的海岛时,众人方才露出一丝欣喜。

  徐煌坐在船头,神色如常,他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不晕船,似乎还对茫茫大海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只是,这北方的鬼天气也忒冷了吧!冷的过分了!

  此时海面已经进入了封冻期,近海数里之内,尽是厚薄不一的冰层,听说有的冰层厚度达几十公分!

  船队绕过西面厚实的冰层,从主岛东面的狭窄入口水道中小心的航行。

  这是一处条件极佳的天然港口,周围群山环绕,入口狭窄,内中宽阔,是个优良的避风港。

  岛上有几座码头,可供船队停靠,岸上山势陡峭,岩石嶙峋,还有几门火炮,又有几艘船停靠着。

  此时码头木桥上站着一队队甲士,领头的是一个千总打扮的明军军官,他们熟练的接过缆绳,帮忙把各船缓缓停靠好。

  下锚后搭好跳板,沈廷扬带头走了下去。

  那千总立刻迎上来拱手笑道:“沈大人,你们可算来了!再迟一两天,吴总兵可就打我们军棍了!”

  沈廷扬神色平静,只是微微一笑,千总也不多说,迎着他往里面走去。

  觉华岛主岛呈两头宽,中间狭,不规则的葫芦状,孤悬海中,岛上一处平坦的地方,建了许多木质房屋,还有一些砖石结构的小城,名为囤粮城。

  这座囤粮城,城呈矩形,南北长约五百米,东西宽约二百五十米,墙高约十米、底宽约六米。

  北墙有一门,通城外码头,是为粮料、器械运输之通道。

  南墙有二门,与‘龙脖’相通,便于岛上往来。

  东、西墙没有门,利于防守。

  城中有粮囤、料堆及守城官兵营房,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排水沟。

  崔武等人一路好奇的东张西望,徐煌下船后就没有动,放眼看向西边,那是宁远城的方向。

  当年孙承宗修筑宁远城作为复辽土的前进基地,又在觉华岛上建觉华岛水师守卫粮料、器械,两地呈犄角之势。

  若东虏窥城,则岛上之兵,乘船入三岔河而上,烧其河上浮桥,而绕其后,以横击之!

  曾经的觉华岛,给努尔哈赤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成为明军与后金军的必据必争之地。

  天启六年时,努尔哈赤攻击宁远城不下之后,随即进攻觉华岛。

  时值隆冬,海面冰封,从岸边履冰,可直达岛上,后金军势大,由武纳格率领蒙古骑兵及满洲骑兵,约数万人,由冰上驰攻觉华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