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商人

加入书签


  崇祯十五年正月初三,徐煌回到通州千户所,一切平安。

  随着兴隆盐场和家丁风波两件事传出,徐煌名气大增,有一些商人主动找来,希望能接下兴隆盐场,有人甚至开价十万两,做一锤子买卖。

  对这帮盐商,徐煌一向怀有戒心,现在的大明,无论九边的晋商,还是江南的徽商,许多大商人是官员家族子弟,甚至在朝中有代言人。

  各地的中等商人,也普遍与当地官吏乡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明末的官商勾结十分严重,毫不掩饰,官变成了商,商也能代表官,膨胀嚣张。

  不过,盐场的利益触动了徐煌的灵感,既然食盐赚钱,那丝绸、茶叶同样利润极高,何不寻个靠谱的商人合作一下?

  反过来想想,官商勾结也是来钱的最佳途径,为何不用?

  徐煌经过仔细的考虑后,决定见见商人,物色一位合伙人。

  “最近有哪些商人求见本官?”

  吴大有道:“有通州城的赵老爷和王老爷,泰州城的钱老爷,扬州城的孙老爷......”

  “倒是有一个江阴来的商人较为奇怪,他是昨天来的,到现在还在等您接见。”

  等了一天?

  徐煌讶然,道:“去将他请来。”

  ......

  不多时,一个身着绿罗道袍、头戴唐巾的商人,满面笑容的来到千户所内,随行的还有几个仆役。

  此人年在三十五岁左右,身材中等,嘴上留着长须,一派文人雅士的装束。

  见到徐煌,那绿袍商人脸上笑眯眯的,拱手道:“在下程璧,早闻宣武将军大名,久仰!”

  看到徐煌年轻的模样,程璧内心如常,没有其他人初见时的那般吃惊。

  上次在卫城罗体仁府门前,徐煌的年轻及嚣张,给程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煌看着他,同样有些惊奇,此人打扮的如此,倒是像士子。

  明朝有着严苛的身份等级,士农工商各自有各自的服饰穿着,不得僭越。

  比如举人一般着青袍,吏员着巾衫,士庶着方巾大袖,庶民只能着浅色的棉麻织就的衣物、褐色袍等,商人不许穿丝绸。

  要是穿错了,轻则受罚,重则枭首于市,即便是巨绅孝廉,与平民无二,发现私巨偶戴方巾,惨祸立发。

  不过到了晚明,民风开放,江南民众对朝廷律令置若罔闻,穿搭随意。

  别说穿红戴绿,就是头顶绿帽的,都大有人在,还以此为荣。

  江南靡靡之风,实乃亡国之兆!

  徐煌抱拳微笑回应着,将程璧迎至花厅,分宾主坐下,献了茶,问其来意。

  “不知程老板是否有功名在身?”

  程璧笑着回道:“年轻人考中了秀才,往后再无侥幸,因此断了仕途之心,一心向商。”

  “原来如此。”徐煌口中啧啧称奇,不再言语。

  二人细品茶水,静坐了片刻。

  程璧似乎了解徐煌不喜欢绕弯弯,于是开门见山,直言要资助修通州码头。

  徐煌面露讶色,看了程璧一眼,再度抱拳道:“不知先生为何要资助码头?”

  “为海贸。”程璧直言道。

  果然商人逐利,投资皆为回报。

  不过这程璧的想法,倒是和徐煌不谋而合,他正好缺个商人一起合作。

  海贸不是小生意,需有海船,目前徐煌哪有闲钱置办船只,想搞海贸,与人合作是最好的方式。

  提起海贸,二人聊了许多。

  程璧本是南直隶徽州人,侨居在常州府江阴县,与通州隔江相望,不过百里。

  在江阴,程璧混的风生水起,也做过海贸,以黄田码头为港。

  然而在去年,海寇顾三麻子率数百艘战船进犯江阴黄田,抢了不少东西,给程璧的产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若不是新任江阴典史阎应元领兵据守,连发三箭,令海寇心惊胆战,匆忙退走,恐损失更大。

  “阎应元?”徐煌问道:“此人已在江阴上任?”

  “将军认识阎大人?”程璧欣喜。

  徐煌摇头:“有所耳闻,是位干吏,恨不能相识。”

  提起阎应元,程璧精神倍加,出言赞道:“阎大人初任江阴典史,便在任内平定盐盗,平服民乱,政纪突出,江阴的百姓都感激他的恩德,有人还在社学中为他画像留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