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煮酒论狗熊【求订阅】

加入书签


  在独立团驻地,一处专门被分割出来的院落里。

  二十名从特务团被挑选出来,比较机灵的战士,正在接受毒刺导弹的使用训练。

  在战士们的心目中,他们肩膀上扛的不是导弹,是十分珍贵的黄金啊!

  一个个跟吃了兴奋剂似的,认真的听教他们的老师,苏玉芝讲解武器使用。

  “行了,这课就上到这,接下来你们相互监督,继续训练。”

  苏玉芝给他们讲了一个多小时,也讲得口干舌燥了。

  另外,她来到这里可不仅仅是为了给人上课的。

  走出院门,苏玉芝拦住了一名团部的干部:“知道陈浩去哪了吗?”

  干部认的这位从总部来的,鹤立鸡群的大美女,回答道:“他在团指挥部,和我们团长陪同晋绥军来的客人。”

  苏玉芝是稍稍有些疑惑,晋绥军的人怎么来了呢?

  陈浩不是要避开对方么,怎么还凑上去了。

  苏玉芝没有多想,自顾自的往团指挥部走去。

  在团指挥部,李云龙和楚云飞正在煮茶论英雄。不过,能拿到台面上论的,全是些狗熊。

  赵刚说晋绥军打的败仗。

  忻口会战,阎锡山二十六万大军,排兵布阵轰轰烈烈,仗打的确实不怎么样。

  晋绥军热衷于打阵地战,缺乏主动出击的精神,几十万大军和板恒师团打了三天,硬是全线转为守势。

  尤其一些部队跟日军一触即溃,望风披靡。

  随着娘子关等重要关隘被攻下,太原最后也没有守住,整个忻口战役打得十分窝囊。

  楚云飞毕竟是晋绥军的人,骂他们晋绥军的败仗,相当于指着和尚骂秃驴,他也脸上无光。

  既然是比烂,那就都比一比。

  中央军可比他们晋绥军差多了,中条山一战历时一个多月。

  中央军损失了八万人,而日军不到三千,战损比一比二十六。

  被国民政府视之为最大之错误,亦为抗日最大之耻辱。

  一旁的陈浩抽着烟暗自思忖:“妈了个巴子,咋的,开始比烂了,比谁更差劲儿。

  似乎只要有比自己差劲儿的,那打了败仗也就不丢人似的。”

  他们的观点,陈浩不能苟同。

  他正要站出来反驳,便听赵刚说:“国力贫弱装备低劣,这都是事实。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你们想想,南京保卫战,国民政府动用了十二万大军,口号喊得倒是很雄壮,与南京共存亡,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但结果呢,紧紧守了三天就城破兵败。几万军人被俘,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到底缺的是什么,一句话,是破釜沉舟的勇气,和有我无敌的气势。

  外围守不住,就应该退进城内打巷战。班自为战,人自为战。

  把城市变成一座堡垒,即使是阵亡,也要在临死前给敌人重创。让人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李云龙听得直点头,看起来是颇为认同血拼到底的精神。

  陈浩却不住摇头,心忖:“赵刚书生一个,就会纸上谈兵,放在二十一世纪那叫键盘侠。”

  南京保卫战为什么守不住?说是十二万大军,不如说是十二万溃兵炮灰。

  王牌嫡系早让光头给撤走了,留下这些人是垫刀的倒霉鬼。

  国家元首跑了,留下守城的将官也逃了,剩下一帮溃兵群龙无首,没有组织起来,没有后勤补给,没有援兵支援。

  三无军队,拿什么来守,就凭一股血勇之气?

  就算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又能如何,没吃没喝没有枪弹,在日军有组织的扫荡下,能撑得了几天?

  陈浩倒是有信心在那种环境活下来,可那十二万溃军,有几人能像他一样呢?

  不是每一个首都都叫莫斯科,也不是每一个国家元首,在敌人重兵集结包围上来的时候,依旧能够淡定的阅兵,表达与将士共存亡的决心。

  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不等于: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我们已经无路可退。

  条件相差的太大,那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绝不是以少数几个人的意志所能转移的。

  所以他说赵刚是个纸上谈兵的书生。

  要不是有外人当面,陈浩非得跟赵刚论一论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