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 拍摄难题

加入书签


    关于超级英雄电影是否是“电影”的争论,僵持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关键核心意义就在于普通观众对于“电影感”的理解。

    超级英雄电影是电影吗?

    当然是。

    超级英雄电影具有电影感吗?

    没有——

    至少大部分时候都是没有的,因为整个超级英雄宇宙的构建,要求电影形成连续剧式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电影感的构建;同时也因为电影工作需要流水线作业,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导演的创作空间。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电影感”和“创造力”这件事呢?

    有一个非常简单直观的范例。

    在大部分电影里,一个角色从一座城市转移到另外一座城市,如果导演需要呈现出这样的空间转移,应该如何做?

    要么,直接上字幕,前后两个镜头剪辑衔接,然后通过字幕告诉观众,抵达全新城市了,这是偷懒的做法。

    要么,则是一个经典套路,通过一系列画面的组合来达到目的,主角前往机场、飞机在天空飞翔、飞机落地、拍摄全新尝试地标性的建筑,结束。

    这是非常套路也非常无聊的拍摄方法,就好像数学公式一样,每位导演需要拍摄角色在城市之间转移的时候,就直接套用,同样一个公式被使用成百上千遍之后,所有灵感火花也就被彻底掐死湮灭。

    以至于导演想要做出一些全新尝试的时候,也会被制片人认为“无用功”,被迫放弃。

    那么,具有电影感或者创作力的拍摄,应该如何呢?

    在陆潜所熟悉的时空里,英国导演埃德加-赖特(Edgar-Wright)就曾经在如此普通的桥段里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赖特将镜头对准主角,由主角抱着一堆生活杂货,凸显出生活气息,同时,镜头始终对准主角丧到极致的表情,主角就将脑袋依靠在“窗户”上,面无表情,生无可恋,伴随着交通工具的移动轻轻摇晃。

    但是!

    “窗户”之外的景色却始终在变化,先是出租车经过城市街道景象流逝的画面,再是飞机起飞和下降天空云聚云散的画面,然后是火车穿行乡野大片大片色彩流动的画面,最后是出租车抵达目的地的画面。

    全程,镜头固定在主角身上,主角始终保持不动,但交通工具的变化悄无声息的发生,通过拍摄角度和画面构图的一致性保证画面的焦点和重心不会发生变动,同时,窗外的画面就如同连环画一般快速翻阅。

    世界,在流动。

    魔法,就这样诞生了。

    这不仅是镜头调度的艺术,同时也是剪辑的艺术。

    赖特充分发挥自己快速剪辑衔接的能力,每个画面的停顿时间都以毫秒计算,整个“转场”的时间也就在三十秒到六十秒之间,和“套路化模版”的时间相差无几,但呈现出来的画面,却是流动的鲜活的——

    具有生命力的。

    所谓的电影感,就是如此,通过构图和剪辑,通过音效和配乐,注入一点点魔法,赋予影像生命力,然后让观众沉浸在大荧幕之中,如痴如醉。

    真正具有“电影感”的电影,其实不会区分商业还是艺术,哪怕是爆米花,也同样能够带来惊艳的电影感。

    那些大导演们所反对的,并不是超级英雄电影本身,而是流水线制作超级英雄电影的套路,这是对电影生命力的一种摧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