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正与反-第2/3页

加入书签
        “第三批,就是我退下来这二十多年来,收的弟子,说实话,这二十多年,我用心著书,对弟子教授,并没有多用心。这些弟子们年纪尚轻,年纪还都小。将来有什么成就,不好说。但是这些人最出色的是官应震,徐光启,汪可受。”

        “徐光启当接我衣钵。官应震志在官场。今后说不得,能登上首辅之任。”

        “而汪可受一生功业,不知道能不能成,不能成,则万事皆休。如果能成,汪可受当在官应震的反面。”

        周梦臣心中微微一顿,心中暗道:“说不定,他们师兄弟两个人,将来也要操戈相争。”

        李云珍却不知道,周梦臣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心中暗暗咀嚼着周梦臣的想法。揣摩着周梦臣的用意。只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大明召国公,太傅,会密谋一场掀翻大明的革-命。

        要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周家也算是皇亲国戚。

        周梦臣估计不错。

        徐光启接了周梦臣衣钵,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周梦臣很多理论,都是徐光启落地,而徐光启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内燃机。只是因为大明缺少石油。内燃机的使用停滞了很长时间,几十年后,才因为南洋石油的发现,开始了大规模使用。

        而官应震也没有辜负周梦臣期望,官应震在万历晚年,进入内阁。在万历死后,代表内阁接管了内外大权。万历强势一辈子,从二十多岁之后,就掌握了朝政大权。但是面对嘉靖一样的命运,他的继承人是很稀松平常的。

        这好像是一个诅咒。

        强势君主的继承人,都不会很强势的。甚至很软弱。

        大抵是如果两个强势的父子,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计就是会汉武帝与太子的悲剧翻版。

        官应震把持朝政二十年,当然内阁首辅十年。并将万历盛世延续了十年。更是竭尽全力打赢了天竺之战,为大明国势续命一波。

        官应震,扶三帝,内定国势,外夺天竺。

        甚至有人将,周梦臣,张居正,官应震,三人并列为湖广三相。功业相继。而官应震也成为了大明最后的光辉。

        但是汪可受与他的官师兄,倒是没有兵戈相见。

        汪可受在周梦臣八十寿后,远走江南。蛰伏数十年做学问,真正将周梦臣留给他的东西融会贯通。

        当小冰河期到来。

        大明的财政赤字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于是乎,在国事大会上,达成了加税协议。

        弄得民怨沸腾,西北百姓揭竿而起。

        汪可受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不远万里来到了西北,并在义军之中寻找支持者,但是这一场起义,很快被强势的才朝廷扑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