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上海港外-第2/3页

加入书签
        但是这潜力也是有限的。

        至于对气象的研究。

        其实北-京钦天监,才是行家。但是他们也么有研究出什么。只是记录而已。并且总结一些好像是谚语的规律,仅此而已。

        毕竟气象这个混沌系统,是非常难研究的。

        周梦臣也没有说什么,鼓励了一番,保持对学术前沿敏感度,多读期刊等等,当年老师的套话。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随即为了这题了一个匾额:“天下第一盐。”

        一行巡视,到了这个就是终点了。

        不过,周梦臣并没有回扬州。而是等了两日。等上海的船只来接,然后乘船南下,不过两日就到上海。

        一年多没有来上海,上海给人的变化简直是日新月异。

        他被堵到了吴淞口外面。

        原因是上海县令海瑞,启动了上海港扩建工程,是上海县自己承担了十几万两的经费,要将上海港扩建。所以而今从吴淞江逆流而上,空间不大。有大量的船只都滞留在外面。

        自然也包括了周梦臣的船只。

        其实,海瑞早就想扩建上海港了。而今才等到机会。却是宁波,温台,福州,泉州,登莱,等地次第开港。吸引了一大批海商,让上海港人满为患的局面,得到了缓解。

        只是财富动人心。

        上海开港这一两年之间,因为上海港占据了唯一的开港港口的地位,整个大明的商人都来到这里。上海就好像吹气球一般膨胀起来。

        各项基础设施都不行。

        而其他的基础设施也就罢了。一来没有那么重要。二来,修缮起来也不是太费事。最大难点就是港口。

        周梦臣当初修的码头,已经高估了船只数量。但是一年之后,这个数量就是远远不足了。虽然这些很多港口在一两年之间,次第开港。

        但是海瑞还是坚信,上海港于大明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虽然会因为其他地方开港,暂时夺取客源,但是时间长了,不管是有其他客源流入上海,还是跑到其他地方商人再次回来。

        反正上海而今的港口不够用。

        所以海瑞力排众议,开启了扩建工程。这一扩建就占据了很多泊位,让上海港的泊位更加不够用。才有大量的船只停滞在吴淞口这里。

        甚至吴淞口这里也建立了临时的码头。看样子,迟早会发展成为外港。

        徐渭说道:“大人,我去通报一声吧。想来海瑞也不敢让大人在外面等着。”

        周梦臣说道:“不用,等等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这也是真正的人间烟火。”

        于是,一直到入夜时分,也没有论到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