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黄河难民-第2/3页

加入书签
        都觉得大明需要的不仅仅是拨乱反正,而是需要变一变了。

        周梦臣说道:“耐得住心思,有些事情不能一蹴而就的。我这一段时间,就要回京,回京之后,我会在朝廷上说这一件事情的。”

        林润一时间内心混乱之极。

        按理说,他作为徐阶的弟子,应该站在徐阶的立场上,徐阶不想让周梦臣回京的意图,很多人都看着明白。但是此刻他内心之中,却生出一丝期盼周梦臣回京,能将盐政上达天听,如开海禁一般,改易盐政。

        只是他知道,如果这一件事情,真的做成的话,对徐阶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强力的冲击。说不定,危及徐阶的地位。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周梦臣这一卷。是赞成,还是不赞成?

        周梦臣并没有非要林润在这里说出来一个所以来。他又挑出很多关于盐政的问题,一一问林润,比如,淮盐有没有余力出海外销。

        林润觉得,而今一时间说不准。

        因为大明到底需要多少食盐,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一方面,关于大明人口的官方统计,几乎是一团稀烂。根本不足以取信。大明在册人口只有六千多万,说出去谁信?有大量黑户。

        另外一方面,盐其实也是用途广泛的。不仅仅是人吃。大牲口也要用盐,一些工艺也是需要盐的。这些盐的用途,混杂在食盐之中,也不好分辨。

        而且林润也判断,这一两年大明有很多前潜在的官盐消费会挖掘出来。便宜的官盐侵占了私盐的地位。

        大明一年需要多少盐,这个数据估计需要几年才能估算出来。

        在林润看来,他一切都是为大明百姓服务。而不是为其他国家百姓服务。

        虽然周梦臣觉得三文钱的盐价。足够冲垮,朝-鲜,日本,安南,乃至于南洋大部分国家的盐业。能狠狠赚上一笔。但是在林润的原则上面。

        周梦臣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周梦臣很清楚。而今两淮盐场的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等完全挖掘出来,估计食盐要滞销的。毕竟大明市场终究是有限的。

        林润最后说道:“大人不是要巡视吗?要不我带大人去看看,千里盐场。”

        周梦臣说道:“也好。”他顿了一顿,说道:“对了开荒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林润并不管这些,但是盐场距离草荡并不是太远的。他自然是能看到这开荒的进程。

        林润说道:“大人,你没有看见,那些流民有多----”林润微微一叹,说道:“河南,与徐州一带,这两年都不安生,听说,嘉靖三十七年决口,还没有完全堵住,百姓能跑得都跑了。平日里,扬州城满城都是流民,不知道多少人坚持不住,饿死街头。也就是大人三令五申,要开垦草荡,让这些百姓有了活计,都到东边开荒了。才算是有一条性命,仅仅这一点,就功德无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