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折我肱骨-第2/3页

加入书签
        换一个角度说,大明朝廷的统治,对这些人来说,并不是愉快的回忆。

        所以吕州城上下,对大明认同感,不能说没有。但是很薄弱。如果有一点,真发生什么事情。吕州城未必不会背叛朝廷。

        而唐顺之做出的预防手段就是,让吕州城与大明一样,存在一个士绅阶层。唐顺之对自己的家教很有自信。唐家到吕宋不妨碍唐家子弟靠进士。

        甚至还有好处。

        毕竟,不管将来吕宋的科举怎么办。都比在江南四府死亡考区强吧。

        让唐家成为吕宋士绅的代表。将来唐家在吕宋的权势也可以保证。这对吕宋有好处,对大明也有好处,长久的看,对唐家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这些唐鹤征能够理解。但问题是,吕州而今是什么鬼样子,连内地一县城,不,一大镇,未必能比得上。让唐家迁到这里,落差实在太大了。

        只是唐鹤征是一个孝子。嘴巴微微张合,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孩儿遵命。”

        唐顺之伸手抚摸唐鹤征的头,说道:“苦了你了。”

        唐鹤征说道:“只要父亲想要的,孩儿一点也不觉得苦。”

        至于真的不觉得苦,而是口中不觉得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在唐顺之最后一段时光之中。唐鹤征跑遍了吕州城附近的山丘。终于找到一处吉穴。唐顺之死后,就葬在这里,唐鹤征并没有将唐家都迁过来,而是主持分家,将家产分给弟妹。他自己孤身一人来到了吕州,在这里结庐而居,办了吕宋书院。成为南洋第一书院。

        而唐鹤征本身就是倾向于气学。再加上,身在海外与西方思想高密度碰撞。在十几年之后,成为在周梦臣之后,气学又一大儒。

        而唐家的更是与吕宋绑在一起。在未来很多年之后,唐家都是吕宋大姓。就如同个陈家林家于福建一般。

        当然了,那就是后话了。

        一个月后,周梦臣接到了吕宋的急报。看到唐顺之病逝的消息,只觉得心中一痛。

        唐顺之在南洋巡抚任上下的心力,任谁都能看出来的。包括周梦臣。有唐顺之在一日,周梦臣对南洋就没有一点点的担心。而今却不一样了。

        他必须思考唐顺之的接替人选。

        谭纶自然是首选。

        但是周梦臣对谭纶的影响不好。原因很简单,在他心中,他可不记得谭纶之后的地位,他只记得谭纶是败军之将。

        周梦臣不否认,谭纶是有才能的。

        但是有才能并不一定要大用。特别是最关键的方面之才。

        谭纶已经是失败过一次了。虽然说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有了失败的履历。周梦臣下意思不想用谭纶作为方面之任,原因很简单,就好像马谡失街亭之后,假设没有受到处罚。诸葛亮下一次用的他时候,还会让马谡当主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