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捷之后-第2/3页

加入书签
        武将只需做一件事情,听命,冲杀。就行了。

        但问题是,俞大猷也认死理。来翻开大明律,看看那一条不需武将商议军事了?

        这就是俞大猷一直与很多上司都混不到一起去的原因。

        但是周梦臣却不一样。周梦臣给了俞大猷最大的重视,几乎是将全军的胜负,都压在俞大猷身上了。这种被信任的感觉,让俞大猷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对周梦臣自然与之前不同。

        事实证明,其实谁都知道该如何矮下身段,大部分时候都是对方觉得你不值而已。

        周梦臣用了一个上午,接见所有将领与伤员,询问战情。随后又与俞大猷,以及自己的幕僚们商议奖赏之事。毕竟,如此大胜如何能不赏赐?

        周梦臣从江南银行里拆借了二百多万两,足够赏赐了全军了。

        下面各级将领还好,这战影响虽然大,但毕竟是一个击溃战,斩首俘获都不多。斩首不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海上作战,即便有所斩获,也都扔进大海之中了。哪里能将人头砍下来啊?

        所以,除却俞大猷之外的封赏,他们都是只是加官,赏银子就行了。

        唯独俞大猷的是单独一档。

        周梦臣也单独与俞大猷说道:“我已经提议你封爵了。只是能不能成功,我就不知道了。”

        俞大猷立即行礼说道:“大人有此心,属下已经感恩戴德了。属下也知道,自己在兵部之中仇人太多,这一件事情多半是成不了的。但是依然感谢大人。”

        周梦臣其实也知道这一点。

        俞大猷的功劳够不够封伯?在周梦臣自己看来,都是两可之间,如果俞大猷将汪直的人头拿来,那二话不说,一个伯爵,周梦臣去给他争,大不了去兵部拍桌子瞪眼睛。

        作为上司,为下属争取该有的待遇,也是必须的。否则谁跟你干啊?

        奈何俞大猷没有汪直的人头,甚至连有名有姓的倭寇头目的人头都没有。在大明记功体系之中,自然就等而下之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俞大猷人缘好,花花轿子人人抬。那么也好办,奈何俞大猷是一个刺头,上上下下几乎都得罪了。

        这一关就不好过了。又没有不公平到,周梦臣能为他出头的地步。

        周梦臣也不好办。

        听俞大猷这么样说,周梦臣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其实也担心俞大猷闹脾气,在周梦臣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俞大猷都是不可替代的。大明有没有合格的水师将领,定然是有的,大明富有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才。

        其中定然有善于水战的人才。

        但是奈何挑选人才,也是需要成本的。总不如而今现成的人才。

        用骑兵的人才,周梦臣夹带里有一大批,周尚文留下大同精骑之中,有很多好苗子,在周梦臣培养下都成才了。其中最出彩的自然是马芳,但是马芳也不是不可替代的。至于其他方面的人才,也有很多。唯一在水战之上的人才,周梦臣夹带里面也只有俞大猷一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