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顾应祥-第2/3页

加入书签
        顾应祥精通儒学以及杂学,天文历法律法数学史学方志围棋,全部精通。只是他天文历法数学上,在周梦臣这里8就甘拜下风了。当然了,顾应祥也不会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来拜见周梦臣的。

        毕竟这些东西,在顾应祥哪里不过是一个爱好而已。

        真让顾应祥不要面子过来的,还是儒学。

        周梦臣打造出来的儒学大框架。

        将儒学一分为二,一部分为人学,理学心学这个心性之学,全部在这方面。另外一部分就是气学,或者说天学,就是自然科学部分。

        在上面,与王安石的天人两分又有不同,这种不同反应儒学上,很多体系都必须变动,而周梦臣仅仅是提出一个大框架,很多细微的地方,并没有涉足。

        于是两人就这上面相互探讨。周梦臣也收益非浅。

        两人说了一阵子后,顾应祥话题一转,说道:“周兄,你要想真想将这学说立足,非做数件大事,让天下看看,你新学的好处不行。”

        周梦臣说道:“真有这样一两件大事,想请顾兄品鉴。”

        于是周梦臣将自己的铁路计划,一五一十的说给顾应祥听,顾应祥听了,连连发问,对周梦臣的铁路计划,非常感兴趣,对铁从什么地方来,铁路效率如何,已经什么样的地方能够修铁路等等。

        周梦臣一一做出了解答。

        顾应祥说道:“如此一来,江南如果有一条铁路通向北京,可解江南百姓多少苦难啊。”

        这就是江南百姓的心声,无他从江南运到北京的粮食,其中耗损是非常大的,甚至很多时候,都超过了粮食本身。

        运河上的耗损一样不小。当然了,其中多少是上下其手,有多少真耗损,这就不好说了。

        周梦臣说道:“其实这才是其中一件事情,如果真有足够的铁路将大明连接起来,仁宣之际,就不用弃河套与安南,为大明剩下多少事情。”

        “铁路固然重要,但这仅仅是术。而不是道,而是之要是要培养出足够的人才,没有人才,即便知道铁路怎么修,也没有人去修的。”

        顾应祥说道:“是啊。”

        顾应祥不是那中空谈的人,他是做过实事的,他根本不用去修,单单去想想,就知道这铁路上下前后,需要多少人去做事了。

        周梦臣见状趁热打铁,说道:“我在大同,修建了一座书院,培养一些弟子,而今都在壶口铁路,潼关铁路,京东铁路这些地方,根本不可能南下,而且气学用处不止这一次,比如蒸汽船,如果蒸汽船大行于事,则沿海就能成为一道天大的运河,对天下来说,自然是极大的好处。”

        顾应祥说道:“是啊。”随即心思一转,微微一笑说道:“好啊,你在这里等我的。”

        周梦臣微微一笑,说道:“顾兄见谅,我有新在江南修建一座新的书院。只是我毕竟是外地人,在这里建书院,恐怕有些妨碍,必须请一些本地贤达。这不是正烦恼的,顾兄就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