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南京兵部主事-第2/3页

加入书签
        也是王宗沐是台州出身,出海氛围很浓,王宗沐作为当地百姓,才能了解到一些内情。周梦臣敢肯定,大部分所谓的民船厂,是在官府哪里找不到登记的。

        这些船厂背后人物,要么是当地的强力士绅,手眼通天,什么都能遮掩过去,要么干脆是海盗的基业,比如汪直,汪直家产不小,号称千万,这千万之中,有几家造船厂,不多吧?

        而且大明官方造船高峰,在万历中期就持续不下去了,但是民间造船业可不是这样的,别的不说,郑成功郑家全盛的时候,船只数千艘,那么这些船都是哪里来的?

        自然是不纳入朝廷管理的地下造船业生产出来的。

        周梦臣也就不细问了。说道:“怎么样,才能让这些船厂为我所用?”

        王宗沐说道:“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钱。”

        周梦臣说道:“我知道了。”钱从来是问题。这个问题先放一放,说道:“你的意思是说,影响造船的原因也就是阴干木料?”

        王宗沐说道:“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船只最后的晾干。也是花时间的。有人说可烤干,但是很多人都觉得晾干是最合适的。”

        周梦臣点点,不纠结于这个问题,只要有代替的处理方法就行,他而今仅仅想快些解决这个问题,质量自然不能出问题,但是如果是使用年限上的问题,却可以放一放的。他继续说道:“阴干的木料,在江南多不多?”

        王宗沐说道:“应该可以找到,我知道有几家木商,每年出木料,十几万株,他们应该是有库存的。只是有木料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船总是要工匠来造的。”

        周梦臣心中暗道:“未必。”

        周梦臣对造船没有什么太深入的研究,但是有一点,他是确定的。造船是用木头的,木头的加工与处理定然是影响造船的速度的。而周梦臣当初是以什么东西赚第一桶金的,自然是木材处理加工方法。

        之后又在军器监加工过木料,对如何快速的加工木料,有太多的心得体会了。既然沙船是很成熟的工艺,大部分人都会造,出图纸,制定零件标准,然后组装成型。一整套流程下来,周梦臣就不信造船厂快不起来。

        铁船还能下饺子,更何况木船。木材处理比较难,只要有现成的材料就行了。

        不过,这些周梦臣并没有给王宗沐说的意思,他准备给他的徒子徒孙们一个考题,就是新船厂。真正办成之后,再让王宗沐知道不迟。

        周梦臣说道:“就委屈王兄,暂且任南京兵部主事,专司造船之事,第一件事情,就是督造四百艘海船,供海运之用。海运上的事情,我今后就交给你来办了。”

        王宗沐大喜过望,按捺着惊喜之色,说道:“下官谢过大人提携,请大人放心,这四百艘船,我一定会按时造出来的,只是,不知道大人拨多少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四百艘船,王宗沐估计要五六十万两。当然了不同的船厂的价格可能不一样。所以这个数字不固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