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报捷-第2/3页

加入书签
        在青城之战中,战死不足数千,但是总计伤亡却在一万五千人上下。其余的要么都是冻死冻伤,要么就是受伤之后,在冬天无法医治。

        总之,如果不是在滴水成冰的严冬之中。近万人的非战斗减员,不敢说全部活下来。最少有一半是不用死的。

        事实再次证明了一件事情,在塞外,冬季不用兵,这个近乎铁则的共识,是有道理的。

        另一边督促后面建立起一条完善的后勤渠道,最少今年冬天都要能维系。

        战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另外一场战事才刚刚开始。周梦臣要解决如何维系大明在草原上的统治。周梦臣知道,真正让草原百信归心这一件事情,周梦臣是做不成了。原因很简单。

        他不可能在草原上驻守,但是周梦臣仍然想为后继之人打下一个基础,留下一个框架。

        但是这个框架是什么样子的?一部分周梦臣是有预料的。比较他对青城这边也是很了解的,这么多的情报投入,岂能不了解?但是单单从纸面上的情报,也不足以让周梦臣作出万全的判断。所以,周梦臣也要在青城当地调查,修改自己原来的计划。

        就在周梦臣在草原上忙碌的时候。

        捷报通过艰难的路程。由玉林到大同,由大同而北京,一路露布报捷。在报捷的时候,徐渭也弄了一个小花招。讲皇帝高高捧起,让人听了,似乎是皇帝授命的一样。

        只是这封捷到了嘉靖的手中,嘉靖都愣住了。他第一时间想得是:“朕让周梦臣这么做了?朕怎么不知道啊?”

        是的,嘉靖知道周梦臣一点小心思。从来不在意,无他,大臣们谁没有一点点小心思,时间长了,曾铣的时期,嘉靖也没有那么敏感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周梦臣屡立战功。让大明对鞑子的形势完全不同。这才让嘉靖宽容了一点,如果历史上,俺答汗一直活到万历年间,一直不怎么安分,后世总结嘉靖年间的危机,号称北虏南倭,绝对不是假的。真要说俺答给嘉靖带来的危机要比倭寇严重多了,历史嘉靖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俺答一直在内长城外转悠,以至于每年京师都要戒严。列军九门之外,随时准备成为战场。

        嘉靖是什么样的人?是绝对不会认错的人。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谁给嘉靖提曾铣,就好像是讽刺嘉靖。嘉靖是绝对不会对曾铣身后名上妥协的。故而曾铣是在嘉靖死后才平反的。

        而今没有这些后世,对蒙古屡战屡胜的情况下,嘉靖自然也不纠结于曾铣,对复套也不是那么敏感了。所以周梦臣存了这个心思,嘉靖知道,甚至默许。

        不过,打心里嘉靖都不觉得周梦臣能做到。

        比较,如果这一件事真如果那么容易做到的话,蒙古早就被灭了好几次了。

        在他想来,这无非是周梦臣想弄军功的手段而已。是周梦臣想要以军功为依仗,将来争夺中枢几把交椅的时候,也有几分底气而已。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才多长时间了。对嘉靖来说,几乎是一觉醒来,却听说辛爱授首,青城被攻破。达延汗分封的六万户之中,最强大的土默特部,就此不复存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