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第2/3页

加入书签
        让方钝做这一件事情,朝廷上下虽然多有怨言,但也仅仅是怨言而今。毕竟这些钱都是朝廷的钱,是衙门的钱,不是他们自己的钱。当然了,没有了这些钱各级地方官,或者各衙门是有些舒服的。但朝廷而今的困境谁也知道,所以仅仅是抱怨而已。

        如果让严世蕃来做的话,非弄得天下鼎沸不可。毕竟各种款项之中,有些钱是可以消减,消减到什么地步,有些钱不仅仅不可以消减,还要增加一点,其中学问大得很。

        不是对朝廷运作了如指掌的老臣。做不了这样的事情。

        只是奈何,这样一位老臣盯上大同了。

        甚至周梦臣可以预见,大同财政但凡有一些结余,户部就要行文要过去。如果有可能,方钝都想让周梦臣将大同所有的银两都上缴,然后大同有什么开支来户部申报便是了。

        什么?有人说不合规矩。

        只需将大同列入直隶就行了。不会吧,不会吧,有人不知道南北直隶各府的事务是六部直管的吗?将大同从山西省划到直隶,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本来而今有大同巡抚之后,大同与太原之间的关系就淡了。毕竟在加衔上,周梦臣还能压山西巡抚一头的。总不能让周梦臣去给山西巡抚汇报工作吧。

        也就是说,大同府看似隶属于山西省。但是在地位上就有几分直隶的感觉了。

        如果这样能解决问题的话,方钝早就做了。

        毕竟方钝知道,大同的问题不在大同是隶属什么地方,而是在于周梦臣。周梦臣一直以各种理由与户部讨价还价。而且方钝毕竟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官,他对大明传统财政领域是十分精通的。可以说是财政专家。但是他依然对大同的情况,无法理解。

        这就是好像一个传统工业领域的专家,无法理解互联网造富效率。同样一个农业政府的财政专家。也不无法理解工业是如何创造财富的。

        他而今都想不明白,大同府富裕程度,是怎么在短短数年之内,直追南京,苏州,杭州,等少数几个大都市的。甚至在对朝廷的财政贡献上,已经仅仅次于江南四府了。也就是苏州,镇江,常州,松江。除此之外还有扬州。

        当然了,不是大同繁华程度已经超过大明大多数地方。真要说起了,大同虽然呈现暴发户的状态,但是依旧比不上很多地方,数百年的底蕴。而是在太祖皇帝在制定财政政策上就是轻税。不管是一亩只征数升,还是三十税一的商税,还有日常所需的货物全部免费的诏令。

        除却一地,那就是江南。也就江南重赋。

        至于扬州就,是因为扬州是盐商聚集之地,盐税大部分也是由扬州出的。

        杨继盛一时间也为难了,他看过大同所谓的账目。包括朔州赋税与卖煤收入,大同工业区的商税,玉林关税,还有刚刚建立起了纺织业的利润。还有原本大同的钱粮。这些赋税加起来,一年有二百万两。不过,周梦臣开支也多,别的不说,已经许诺过的换装。就需要相当大一笔钱。

        不过,杨继盛心中盘算一下,结余百万两,还是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