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巡边-第2/3页

加入书签
        至于李儒,戚继光,麻禄等大小将领都按兵在边墙上驻守。

        一方面准备随时接应,另外一方面也要抓紧时间修缮边墙。

        不需要修缮太好。最少要打通各部之间的联系,让整个边墙形成一个整体。纵然没有地势。但是缓急之间,也能完成军队集结。大不了与鞑子野战便是了。反正朔州之战过后,大同镇上上下下,从骑兵到步卒,都一点不害怕与鞑子打仗,甚至还有一丝丝跃跃欲试。毕竟大同军官团们都明白,只要打仗,才有他们的荣华富贵。

        周梦臣先到玉林城。

        地震之后,玉林到杀胡口的道路短暂的中断过一阵子,也影响了货物流通。以至于玉林关口的贸易也中断了。

        周梦臣到来之后,很快督促下面人再次大大方方的开关贸易。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在玉林数日之后,就提万骑东行。

        前文说过,玉林城是距离青城最近的一座城池,本质上,是大同边墙的一处突出部。从玉林城直接东行,其实并不是沿着边墙行进,而是在边墙以北百余里的地方行军。

        这一片区域。算是两不管的地方。

        在大明强盛的时候,这些地方都是大明牧民,或者开垦的土地的。但是随着鞑子强盛,大明的实际控制线都缩到了边墙以南。边墙成为了最前线。鞑子一度在边墙外放牧。

        嚣张之极。

        而且辛爱大败之余,自然退出了临近边墙的土地。

        而明军也不能对这些土地实行有效地管理。而且大同还缺人,也不会让百姓出塞开垦。即便放百姓出塞开垦。百姓也未必肯。

        这一片地区就是大明的军事辐射区。

        周梦臣本以为是无人区。但是细细巡视才发现,是有人的。而且是蒙古人。

        一些零碎的蒙古部落,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一家十几个,都是从蒙古那边逃过来的。一来躲避蒙古大部落的压迫。二来也是贪恋这里的水草丰盛。周梦臣索性,将这蒙古人编户,安置在边墙之外。分给盐巴,粮食都生活物资。唯一的任务,就是为边墙提供预警。

        就这样周梦臣前后收拢了数百人。捏合成一个部落,给了一个百户所的编制。

        其实,大明的卫所制度,与成吉思汗所创的蒙古制度,是有一定的承袭关系的。千户本来就是蒙古军队的名词。而大明军队之中本来就有大量蒙古人存在,做到这一点毫不费力。

        甚至这才是大明军队的完整形态。以军户的形式对草原进行一定的统治。

        当然了,这都是附带的好处。

        周梦臣时时刻刻都在观察鞑子的动静,正如鞑子时时刻刻都在观察出塞大军的动静。

        鞑子似乎表现的很平静,只有少数斥候远远地看着大军,甚至还派出一些人代表归化王犒劳军队,似乎辛爱真认命了,想要老老实实的当大明归化王。只是周梦臣哪里是那么好骗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