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大难题-第2/3页

加入书签
        徐渭听了,有几分感动。说道:“定不负大人之托,有我在大同一日,除非鞑子南下,否则各地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的。”

        其实这年头,很多官员将自己的官印,或主动或被动的被胥吏与佐贰官掌控。甚至有一个这样的传说,说一个官员新上任,他一接印盒,就感觉分量不对。根本不打开,转手让当地的胥吏头目保管。

        无他,因为他如果当时打开,发现空印,就是撕破脸了。如果以后发现是空印,他自己说不清楚。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给了这个当地最大的胥吏,让他保管,出了事情,就让他背锅。

        于是几日之后,他再拿印盒。里面的分量就够了。

        但是周梦臣不是这种无能之辈。徐渭这些年在周梦臣身边,其实当的是秘书,谋臣的角色。真正的主意从来是周梦臣拿的,而且周梦臣从不将权力假借于人。徐渭也是第一次掌控这种专权。

        这印在徐渭手中,也就是徐渭下得任何命令,都有周梦臣的背书。

        周梦臣说道:“那好,我就去一下应州。”

        徐渭听到应州,心中一动,说道:“可是去见杨知府?”

        周梦臣说道:“正是。”

        杨继盛此刻就在应州。原因无他,应州在是大同府州县之中,良田毕竟多的州。甚至这里还有一个屯田卫所。其次,应州的地理位置好,几乎在大同南部的中心,可以照应各方。

        说实话,杨继盛在清丈与整理赋税上面,是下了大功夫的。所以进度很慢。

        这都大半年了,还没有料理清楚。

        甚至周梦臣仅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杨继盛到底将事情推进到了那一步,周梦臣也不知道。

        徐渭说道:“大人,你的意思是这一笔钱粮,从南边的州县出吗?”

        周梦臣叹息一声,说道:“我也不想。只是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的话。也只能这样办了。”

        徐渭大惊,说道:“大人,万万不可啊。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大明与士大夫共天下。之前大人在大同,处决都是粗鄙武夫,这已经让很多人侧目了。而今朔州,应州,等地,临近北京,有很多达官贵人的产业。大人如果还想用雷霆手段。恐怕伤及自身。”

        “经权之变,还请大人三思啊。”

        经就是经常的做法,合乎常规的做法,权就是临时的做法,与以前不同的做法,或者说便宜行事的做法。经权之变,是儒学理念之中常与变,静与动在政治领域的映射。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其实官场之上,都不喜欢特立独行的人。

        周梦臣在大同府的时候,谁的情面也不讲,大刀阔斧,还能说是不得已。还能说是因为这些将领作战不利,罪有应得。而今这种不得已也说不出来。真要复制之前的做法,恐怕也没有足够的罪名。到时候即便不是千夫所指,也必然引来一系列的弹劾,甚至名声大坏。一时间让大明名将,变成了粗鄙武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